撒奇萊雅族
族群概述
族群歷史
社會組織
生命禮俗
祭典儀式
物質文化
回上頁
衣飾文化
根據田野訪查,撒奇萊雅族的服飾在日治初期,與周遭的阿美族部落有明顯的差異,雙方可從衣服與配件的種類區分出誰是阿美族人、誰是撒奇萊雅族人。不過因與阿美族通婚頻繁,生活關係密切,加上觀光原因,花蓮縣的平地原住民之服飾趨向於統一,並朝向鮮豔的紅色系做設計。為找尋自己的傳統服飾,族人開始蒐集早期的文獻及一一尋找仍有記憶的耆老,拼湊部分的撒奇萊雅族早期之服裝樣式,再加上賦予服飾新的文化意義。由磯崎部落族人吳秀梅女士及主布部落族人撒韻武荖同學為主要設計者,設計出目前屬於撒奇萊雅族民族服飾。
臺灣常見的戶外植物刺竹,對於撒奇萊雅族來說別具歷史的意義。根據耆老的口述早期撒奇萊雅族的聚落是以刺竹陣圍繞作為保護。當年Takoboan部落每次 成年禮時即沿部落種一圈刺竹,半徑達200公尺,部落僅有兩個取水出入口,若非清軍以火攻,實難攻破撒奇萊雅族之刺竹籬。撒奇萊雅族的裝飾,刺竹成為裝飾用品最重要的設計意象與原料。服裝的顏色主要分為土金色與暗紅色,土金色代表土地,喻撒奇萊雅族始祖由土地誕生,族人崇拜土地,以及1878年Komod Pazik大頭目說的「土地有心」。 暗紅色代表祖先的凝乾的鮮血,喻慎終追遠,勿忘西元1878年Takoboan事件與族群滅亡的慘痛歷史。 
男女頭飾的底色均以凝血色為主,女頭飾的白色串珠代表眼淚,綠串珠代表部落圍牆-刺竹,貝殼代表與海洋的淵源,以及發源地nalalacanan。另外頭飾上以及女性裙圍及腳套上的咖啡色、綠色碎片代表祖先逃難時沾在衣服上的樹枝、草及泥巴,喻勿忘祖先的苦難。女性腳套以咖啡色及綠色為主也代表同樣的意 義。男性頭飾上的三角形,代表奇萊山上的三角石神話故事,代表犧牲、奉獻與貞潔,金色串珠則代表土地與財富,圓形則代表太陽以及造物神(山神、戰神)馬拉道。男女頭飾的尾巾均長及腰;未成年兒童的頭飾以白色為主。
 
工藝文化
風車:以檳榔鞘削製成四瓣,代表天(造物神)、地(土地神)、右(祖靈與民族英雄Komod Pazik)、左(生命神)之神,以竹籤穿過立於地上,狀似風車,可以招風引靈。
 彈弓:撒奇萊雅族人防身及攻擊之用,過去太魯閣 人經常騷擾部落,為有效攻擊敵人,以彈弓發射制敵於百步之外,尤其團體射擊常讓敵人身體創傷,無法近身肉搏,或者於肉搏之前已讓敵人受傷,降低攻擊力。撒 奇萊雅族未來將發揚彈弓製作工藝、攻擊技術及團體作戰之訓練,以發揚祖先之智慧與傳統技藝。
 陀螺:源自於智慧之神Botong製作陀螺耕種,後世則用於祭祀及兒童玩樂之用。
 
參考資料:
台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
台灣原住民數位博物館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302,16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