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瑪蘭族
族群概述
族群歷史
社會組織
生命禮俗
祭典儀式
物質文化
回上頁
 
噶瑪蘭族屬於台灣平埔族的一支,根據目前的考古與語言學資料顯示,噶瑪蘭人的祖先約於19世紀末之前定居於宜蘭平原,因雪山及中央山脈地勢的阻隔,在19世紀漢人入墾宜蘭地區之前,可免於外界的侵擾,村落在全盛時期曾分佈於蘭陽溪北、溪南共有三十六至四十餘社,清代文獻多以「蛤仔難三十六社」稱呼當時遍佈在宜蘭平原上的噶瑪蘭村社。
直到1796年漢人吳沙率領漳、泉、粵三籍移民至宜蘭平原開墾,使得宜蘭平原此地有很大的改變。漢人入墾宜蘭,早期是以武力做後盾,後來逐漸利用兵不血刃的方式,以土地買賣、貨物交易等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權;之後又因熟悉噶瑪蘭族人的生活習慣方式,利用其風俗上的弱點巧取土地。噶瑪蘭族人厭惡被屍體汙染過的地方,他們稱這樣地方為Malin(馬鄰)或Baisin(百幸),意指有惡靈出沒的不潔之地,因此會放棄而他遷。漢人就利用噶瑪蘭人的這種習性,故意汙染土地進而巧取。
1812年宜蘭地區正式列入滿清帝國的版圖,此時的噶瑪蘭族已經被逼到山邊或水涯,處於前有漢人,後有泰雅族的危及狀況,於是部分族人選擇遠離故鄉,往南方的奇萊平原遷移。噶瑪蘭族南遷花蓮並且建立部落的時間在咸豐年間,此時漢人已先佔據美崙溪南岸,噶瑪蘭人只好選擇北岸的新城建立部落。噶瑪蘭族人在新城地區聚居成了加禮宛、竹仔林、武暖、瑤歌、七結仔、談仔秉六個部落,加禮宛成為頭領的大社。
過去噶瑪蘭族人在宜蘭平原受漢人壓迫所累積的經驗,反而在此轉化成一種力量。除了本身擅長種稻之外,還會種菸,更從事製鹽和採金的事業。不到30年,噶瑪蘭人便與撒奇萊雅族、太魯閣族在奇萊平原上三足鼎立。
1877年,各路漢人爭取開發奇萊平原的機會,來自宜蘭的漢人陳輝煌參與羅大春的鄉勇領袖。心有不甘的加禮宛人,在撒奇萊雅族的援助下抗清,而爆發所謂的「加禮宛事件」。最終,加禮宛人和撒奇萊雅人不敵火力強大的清軍,迫使兩族人遷往花東縱谷與東海岸。現今大多分布在東海岸的豐濱鄉新社、立德與長濱鄉的大峰峰、樟原。
 
 
參考資料:
 
 
地址:106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北側廣場地面層
電話:(02)3366-3776   FAX:(02)3366-3770    
EMAIL:ntutiprc@ntu.edu.tw
網站點閱次數:67,345,81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