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宜蘭水難的環境背景與「拜駁」(pai-poh)儀式的形成
族群: 噶瑪蘭族   
主題: 傳統信仰  
作者 陳育麒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地點 宜蘭縣 全部    
研究內容

宜蘭在臺灣東北,兩面夾山,一面向海,形勢獨立,地勢西高東低,由宜蘭濁水溪(今蘭陽溪)貫穿中間,溪水所沖刷出的沖積扇與三角洲便成為宜蘭平原最主要的地形。宜蘭多雨,無論是夏季的颱風雨,或是冬季東北季風所帶來的季風雨,都帶來豐沛的水量。每當降雨量強度暴增,蘭陽溪就可能發生洪水,造成中下游的河川改道,使得低窪地區盡成水國。
宜蘭平原最初的原住民是噶瑪蘭人,他們有極強的親水性,散居於多水的宜蘭平原,漁獵與行船貿易等生活皆依水而生。清嘉慶元年(1796)漢人開始進入宜蘭平原開墾,漢人農耕定居的生活型態與噶瑪蘭人迥異,優勢的農耕技術使得漢人逐漸成為平原的強勢族群。漢人的村落隨著開墾路線逐漸開展,但每當暴雨來臨,洪水爆發,就可能會發生水沖沙壓的水難事件,造成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本文首先分析論述宜蘭地區易患水難的自然與人文背景,著重人群與地理環境關係的討論。
水難對宜蘭地區造成的衝擊極大,自清代開始即有洪水記錄,但因技術能力的限制,清代對於宜蘭洪水的防治相當消極。日治時期,臺灣殖民當局以近代化的政府力量興建宜蘭濁水溪堤防工事,自此沿河兩岸的居民才能減免水難之苦。然而宜蘭平原的地形與氣候因素,堤防無法完全使洪水匿跡,沿河兩岸的居民仍對洪水懷有恐懼。宜蘭民間稱洪水來犯為「做大水」,而做大水的歷史記憶長存於居民心中,我們可以從回憶錄、文學創作與口述歷史中發現。本文的第二個討論重點,在於宜蘭人如何利用民間信仰的祭儀應對水難事件。本文以蘭陽溪北岸的深溝地區為例,從漢人的水信仰切入討論,進入深溝地區進行田野調查,利用口述訪談與記錄拜駁(pai-poh)的儀式,分析厲鬼信仰與水難祭儀對於地方受難的意義。
宜蘭人居於深受水患所苦的不穩定的環境中,所發展出的開發與建設,無一不與大水的環境因素互相依存。本文考察宜蘭相關的水難祭儀,可以看見宜蘭庶民身為自然環境中的一部分,在最原初的民間信仰模式中,以最直接的獻供、祭祀,企圖化解水難帶給地方的威脅與恐懼,並試圖以此達到與自然環境的平衡。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233208410966899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