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30
臺灣史研究在高中教科書中的落實與落差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歷史、一般教育  
作者 林琮舜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文的主旨為探討臺灣史學術研究在「95暫綱」和「101課綱」兩套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落實情形。研究方法是先彙整「十七世紀臺灣與世界的接軌」、「清代的原漢關係與牡丹社事件」、「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近代化」和「戰後的威權體制」等課題的最新研究趨勢及創見,再對照教科書的相關敘述,審視教科書的編纂和修訂是否有跟上學界的腳步。意即藉由上述課題,分析海洋史、轉型正義的理念和原住民觀點的歷史解釋,在教科書中分別得到什麼樣的展現,並且觀察昔日的黨國意識形態是否還持續影響民主社會的歷史教育。
整體而言,海洋史在教科書中的分量乃逐次消退,轉型正義更從未得到應有的重視。以荷、西時期為例,儘管課綱本身已反映重視世界體系、族群互動的海洋史觀念,多數版本仍維持相當保守的解釋。不僅沒採納「共構殖民」等晚近的論點,有關轉口貿易、地權制度的說明也多見疏漏,反而編入顏思齊與鄭芝龍開墾臺灣的「傳說」,藉此強調漢人海盜與臺灣的密切關係,完全忽略十七世紀東亞局勢的變遷對臺灣的影響。在威權體制方面,教科書也不強調中國國民黨政府的統治形態是引發白色恐怖的主因,只籠統地將各式冤、假、錯案歸咎於嚴刑峻法的實施。雖有版本根據豐富的事例和史料,詳細講解白色恐怖及民主運動的歷史意義,但終究迴避談論蔣介石和中國國民黨政府侵害人權的責任歸屬,甚至有讓情治機關承擔所有罪責的傾向。相較之下,原漢關係和牡丹社事件的部分便有引述學術論著,多數版本致力於說明原住民地權、族群政策和番地歸屬等重要知識,有意避免漢人觀點的詮釋。教科書也為日治時期的基礎建設、近代化教育、社會變遷和藝文發展等顯示臺灣走向近代社會的事物,提供非常全面的介紹。最值得肯定的是,所有版本都不忘強調當時的物質建設、產業發展皆以殖民者的利益為依歸,輔以殖民地教育的限制和臺灣民眾的自覺意識,清楚表達相關研究的核心概念,即所謂的「殖民的近代性」。日治時期的介紹幾乎不見缺乏學術根據的闡釋和評論,可謂歷史教育不再受黨國意識形態束縛的表徵。但黨國意識形態的消退卻沒有換來轉型正義的理念,即呈現未來教科書應當改進的方向。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9975469604538185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