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5.06.30
魯凱族家屋空間之文化語彙與美感經驗分析-以禮納里好茶部落為例
族群: 魯凱族   
主題: 文化創意  
作者 董芯妤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
地點 屏東縣 霧台鄉    
研究內容

台灣原住民族藝術多樣且具有極高的獨特性,不同的藝術表現或類別,往往有其自成一格的傳統,因此不同的文化之間,有著極為不同的藝術風格與族群美感,而傳統文化內涵更是創作者豐沛的靈感來源。
在傳統原住民族社會裡,「美」的表現通常體現在生活中,也就是文化資產中,其中的有形文化資產不僅呈現了傳統智慧累積,彰顯各族群文化表現;而無形文化資產更是累積了區域性族群文化的精神內涵與美感經驗,它真誠地呈現族群多層面、多視角的文化意涵;藉由文化資產,人們得以重新體驗文化的深奧、生活的軌跡與美學經驗,例如傳統魯凱族的「家屋」建築藝術與文化中,搭建石板屋的技藝是一種經驗、記憶與傳統智慧的累積,更是不可取代的美感經驗。
本研究以屏東縣霧台鄉的魯凱族好茶部落為例,針對「家」的空間範疇探討該部落在經歷舊好茶到新好茶的變遷,以及莫拉克風災被迫遷移到禮納里的過程,好茶人如何在有限的家屋空間與經費條件裡,透過族群美感與美感經驗,運用各種材料、表現型式、技法、圖紋等元素,創造出獨特地、屬於自家故事的視覺作品(口傳文學),並藉由好茶人的創意發揮,喚起對「家」的記憶與情感連結。
本論文透過相關文獻資料分析、實地訪察紀錄、問卷彙整歸納與深度訪談方式,解析好茶人「家屋」的藝術空間營造與獨特的美感經驗,本文探究好茶人對「美」的實踐想法,持續觀察在新部落空間中好茶人如何找回共同記憶,當這些視覺意象透過好茶人詮釋成為承續傳統文化的方式,是否這些內容足以理解並傳達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最後,希冀本論文的一些反思與建議,可提供台灣魯凱族相關研究與遷村議題上另一種思考角度。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528669685012663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