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4.06.28
偏鄉經濟弱勢家庭之研究-台東縣成功鎮的四個個案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產業經濟、部落發展、社會關懷  
作者 石秋菊
學校系所 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碩士班
地點 台東縣 成功鎮    
研究內容

 http://handle.ncl.edu.tw/11296/ndltd/66061898482459542435
經濟弱勢家庭的形成,社會、經濟景氣的影響是不容小觑。無論是從個案的家人、健康、住屋、家庭生活、教育、工作、公眾態度、社區所給予的資源及環境等因素,都是貧窮的成因。在2006年間,行政院擬訂「弱勢家庭脫困計畫」,結合各部會相關單位共同推動,提供各項救助等措施,協助經濟弱勢家庭逐漸自立自強、脫離貧困。政府政策真能協助個案學會如何釣魚,還是因應個案當下狀況提供金錢上的暫時支助?面對社會中的貧窮邊緣家庭,啓望籍由此一研究,能建議救助團體與社會福利服務之政策制訂及未來方案規劃之擬定,漸能改善貧窮者的生活處境與生存的價值、態度。
本研究目的是瞭解成功鎮家庭致貧及對實際現況是否有意脫離貧窮的動力?在成功鎮內,就業機會較不普及,另媒介工作不易。成功鎮貧民率占全縣(市)總户數比率(占全縣(市)總人數)比率7.62%(7.24%)。成功鎮相較於台東市4.67%(4.61%)、卑南鄉6.37%(6.53%)貧民率為何持續增升?
誠如前述,本研究之目的有三項:
1.瞭解成功鎮經濟弱勢家庭的特性。
2.探討成功鎮經濟弱勢家庭所面臨的問題。
3.分析成功鎮經濟弱勢家庭各項困境的形成原因。
本研究者發現,經濟弱勢家庭主要經濟來源以打臨工為主,從户長特性觀察,以低教育程度及工作薪資不穩定,無足夠家庭收入支應家户所有開銷,使其家庭落入貧窮的危機,其因素來自於人力資本不足及家户就業人口少,家庭孩童依賴人口多,在短時間內,亦無法給予提升就業人口數的情況下,將會帶領該家庭長期貧窮生活的現象,直到家庭成員孩童就學至符合就業年齡,方能改善家庭貧窮的階段,但若是下一代亦未能獲得良好的人力資本提升的狀況下,是不貧窮生活畢竟周而復始的循環系統裡,使其家户想望脫貧的機率更顯得緲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