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觀光空間與遊憩行為關係之研究-以嘉義縣兩大國家風景區為例
族群: 鄒族   
主題: 學術研究、觀光旅遊  
作者 陳苑秀
學校系所 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
地點 嘉義縣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隨著經濟結構變遷,工商服務業時代的到來,民眾生活水準提升,休閒時間增加,加上週休二日的實施,使得休閒活動需求日以遽增。嘉義縣有著兩大國家風景區,其觀光空間性質迥異: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以山區豐富之自然景觀(如森林、日出、雲海等)和原住民文化著稱;嘉義濱海國家風景區則以漁港、美食、海景、溼地等資源著稱。而在不同的觀光遊憩資源性質差異下,遊客的遊憩行為有何不同呢?因此,本研究期由探討嘉義市民在兩大國家風景區的遊憩行為,以了解不同觀光空間與遊憩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透過現地觀察及問卷調查進行分析,有效樣本數為1095份,並根據問卷所得資料以統計方法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高達76.3%受訪者喜愛阿里山國家風景區,只有23.7%受訪者喜愛嘉義濱海國家風景區,且受訪者到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之遊憩意願勝過嘉義濱海國家風景區。在遊憩吸引力上,嘉義濱海國家風景區以「東石、布袋兩大漁港和東石漁人碼頭」之遊憩景點吸引性較高,遊憩資源以「美食小吃與海景」為主;反之,宗教節慶和溼地部分,其吸引性較低。阿里山國家風景區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奮起湖和達娜伊谷」之遊憩景點吸引性較高,遊憩資源以「氣象景觀、植物資源與遊憩設施」為主;反之,原住民祭典之吸引性較低。

二、在觀光空間特性上,受訪者在兩大國家風景區之態度、動機與觀光遊憩資源意象等看法,均達到顯著差異,且遊憩態度、遊憩動機與觀光遊憩資源意象,三者間呈現顯著正相關。

三、在遊憩特性上,認識嘉義濱海國家風景區的資訊來源管道,以親朋好友介紹為主;受訪者最常與家人利用週休假日,從事一天內之行程,且以夏、春兩季為主要遊憩季節。而認識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的資訊來源管道,則以個人經驗為主;受訪者最常與家人利用週休假日,從事一到兩天之行程,季節也是夏、春兩季。

四、對某一國家風景區遊憩態度越認同,遊憩動機越強烈以及觀光遊憩資源意象越深刻時,其到此國家風景區遊憩意願之程度越高。

五、受訪者個人背景資料中之年齡、婚姻、子女、教育、職業、每月所得、居住時間與居住地之變項,以及遊憩特性之同遊夥伴、遊玩季節與停留時間之變項,對遊憩態度、遊憩動機與觀光遊憩資源意象,均有顯著差異。

關鍵字:遊憩行為、遊憩態度、遊憩動機、觀光遊憩資源意象、遊憩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