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2.06.01
台灣偏遠地區教育發展─從基層教師的觀點談起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部落發展、一般教育  
作者 謝敏鈴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地點 新北市 萬里區    
研究內容

[ 摘要 ]

摘 要

本文中,研究者選擇以論文的書寫作為標誌自己實踐路線的基點,以「代課老師」、「原住民教育工作者」及「教師協同工作者」三種不同工作位置的經驗為基礎,並使用實踐取向的批判民族誌與行動研究作為研究視野與立論基礎,以自身在萬里野柳地區參與行動的行動記錄與深度訪談該地區的教師作為研究資料的探究素材,並從基層教師的觀點對現行「教育優先區」計劃進行探究。其具體發現與建議如下:

研究發現:

1.正視生命發展與社會結構性因素間的辯證關係:教師可說是在學業競爭下的成功者與社區家長聽天由命的生活哲學形成對比,兩者經驗視野的侷限性加上當前教育政策對偏遠地區思考邏輯的不一致性,就容易形成矛盾張力。

2.研究中可以看到個別的教師從自身的立場與觀點,努力的在現有的條件與資源中去行動,而面臨許多令人感到無力的狀況,卻看不到教師集體集結的力量與協同合作的關係,從整體的概念與系統性的思考去規劃具前瞻性與長期性的計畫。

3.若教師願意對個人與社會間、師生與教學間等關係的複雜性進行思考時,成人學習與社會變革之間的動態關係也就開始進行深層探究了。只是教師必須關注在自身的多個自我和其涉身的這個社會之間的關係,且有勇氣與決心把自己放在現有的工作位置上,重新思辯自身教育行動的價值性與合理性。

4.縮短城鄉差距、照顧弱勢族群、平衡資源分配、復甦地區發展並不能只靠學校教育單位,也不能只指望老師扛起責任,應該是跨部會、整體規劃與納入不同的專業與人員,一起協同合作才有可能。

5.目前「由上而下」按格填數據的申請與審查制度,不能讓基層教師完整地反映文化不利地區的實際需要,也難以真正協助教師解決偏遠地區的困境。故經費的使用上應給予學校更大的自主空間,且允許學校長期聘僱願意投入之人員,使之對社區能深入瞭解並發展符合社區需要的介入行動。

研究建議:

1.任何教育政策的設計都必須思考的是學校場域中行動者的樣貌?不同特質的老師在教學互動上所面臨的困境如何突破?教師的文化是什麼?教師能否意識到自身的教育行動與社會變革的關係?

2.在不斷推陳出新的教育政策下,對偏遠地區學校、教師、學生的衝擊是什麼?他們會面臨的處境是如何,檢核教育新政對偏遠地區帶來的是真正的助益,還是抑制其發展的阻力,是值得深入在探討的議題。

3.教育優先區計畫如何可以被轉化納入學校工作脈絡之中,能針對邊緣地區學校的個別需求提供資源,讓學校可以主動規劃,而不是由上而下的規定補助指標、項目、活動等標準化模式的協助,如此才是真正讓邊緣地區的學校有解決其困境並發展教育特色的機會,否則只是徒增學校行政工作與教師的困擾。

4.鼓勵教師針對地區文化、學生特性、教師生態進行發現及描述性的行動研究,讓邊緣地區的教師專業能從實踐的歷程中孕育與發展,而不是依循一般中產階級都會式的評定標準;協助教師對結構性因素、地區整體狀況與學生學習關係具有分析性的理解,並設計妥切的介入行動以及自我回饋系統。

關鍵字:教育優先區、社區發展、行動研究、文化研究、學校社會工作、城鄉差距、學校輔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