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2.06.01
清代台灣的檳榔文化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文化慣習、學術研究  
作者 蔣淑如
學校系所 東海大學歷史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論文提要

本論文以歷史文獻分析之方法,旨在探討清代台灣本島檳榔文化的發展演變,包括檳榔與台灣開發歷史的關係,以及檳榔在清代台灣社會的應用情形。時間斷限上,以清朝治理台灣的兩百一十三年(西元一六八三∼一八九五年)的「清領時期」為研究的範疇。期盼透過對清代台灣檳榔文化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個新的觀察角度,來瞭解清代台灣社會中普羅大眾的平實生活。

藉由史前遺址的考古資料,瞭解台灣檳榔的嚼食歷史淵遠流長,甚至可上推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且由於生活環境與傳統習慣之故,位於台灣中南部及東部的原住民族群普遍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並將嚼食檳榔造成的黑齒紅唇,視為一種美觀。原住民與檳榔的結緣甚深,不僅在屋舍四周種植檳榔樹,甚至在男女傳情、婚俗中,檳榔也都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在原住民的宗教傳統中,檳榔被視為神人之間溝通的媒介,故在許多重要祭祀儀上中都可見檳榔的應用。

以歷史文化的角度,探討檳榔在清代漢人社會的應用情形,發現檳榔在漢移民開墾台灣的歷史中,具有特殊的時代功用。在移墾初期,台灣瘴癘猖獗,漢移民見台灣原住民與瘴毒相安無事,認為與原住民嗜咀檳榔有關,且其原鄉中亦有以嚼檳榔袪瘴之舊俗,故漢移民便利用咀嚼檳榔來解除瘴癘之毒的迫害。以男性為主的移民社會,較量的是彼此的拳頭武力,兄弟道義勝過法律的約束,化解紛爭的方式也是以擺酒敬煙、檳榔的草莽方式進行,而檳榔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化身為和事佬,應用在小事和息上。此外,在漢人社會的生活與習俗中,檳榔廣泛地應用在各個層面:食用的半天筍、待客款賓、婚禮中的聘品、檳榔扇...。

檳榔在清代台灣社會的嚼食風氣相當的盛行,不分男女老幼、富貴貧賤皆嗜吃檳榔。檳榔的暢行,促使檳榔的角色從早期的功能性咀嚼物,轉變為一種流行性的嗜食品,同時也使台灣社會上出現交易買賣檳榔的商業行為,及專賣檳榔的業者與商店。平埔族所有的檳榔宅在清廷賦稅規定下也需繳納檳榔餉,古地契中也記錄了檳榔宅的典胎承租情況。種種經濟上的發展,也顯示清代時期台灣社會中檳榔的角色,已逐漸發展成一種經濟型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