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石岡市街的開發與變遷 The Developments and Changes of Shih-Gang Commercial Streets
族群: 平埔族群  
主題: 部落發展、地方誌、部落建設  
作者 張佳文
學校系所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地點 台中市 石岡區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蒐集、地圖分析及實際田野調查,以台中縣石岡鄉為研究區,並結合重挫本區的兩次大地震,加以探討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墩仔腳大地震前後、戰後集集大地震前後等不同時期的石岡市街發展,並具體勾勒出市街的變遷脈絡。
石岡的發展受地理位置與各時期政府的土地開發、產業經濟與重大建設等政策所影響。本區在漢人移入之前,屬於平埔族巴宰海族樸仔籬社群游耕漁獵之住所,同時也是高山族泰雅族活動範圍的邊緣地帶。隨著漢人的增加,清廷在本區土牛一帶劃設民番地界,石岡多數地方劃屬於界內,本區在此時期有發展成為中部山城地域核心的契機;但隨後,清廷即因對軍工木料的需求,而在東勢角設軍工廠,防禦體系的東移,使石岡成為漢人東進拓墾的過渡地帶,因而喪失成為核心的機會。在漢人大舉入墾之後,本區漢番地權有所轉移,漢人逐漸取得土地的實質經營權,而平埔族則與土地越趨疏離,並陷入貧困之中,最後部分族人遠徙埔里,而留下來的則不敵強勢的漢文化,最終融入漢人社會中,石岡成為漢人傳統農業聚落,而石崗仔一帶更逐漸成為本區的商業貿易地帶,形成市街。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所主導的土地開發與產業政策是促進石岡聚落與市街發展的主要動力。墩仔腳大地震發生之前,因八仙山林場的開發而有其相關管理空間的設置與交通運輸系統的形成,便捷的交通網絡使得土牛一帶的商業腹地擴大,但因本區夾擠於豐原與東勢兩大核心之間,而無法蓄積發展潛力,使其無以發展。墩仔腳大地震發生之後,殖民政府的市區改正計畫政策,使石岡市街擺脫自清代以來的線性式鄉街發展模式,逐漸形成棋盤狀街廓。
戰後,民國時期所進行的重大工程建設與產業轉型政策,影響了石岡聚落與市街的發展。集集大地震發生之前,因石岡水壩的興建使本區工商活動的發展受到阻礙,加上地理環境的限制使其在都市化發展歷程中,僅能發展零售、批發等核心都市邊緣的產業,由此可看出石岡為豐原與東勢的附屬,而此階段的市街空間則依循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計畫與道路的新建而有所擴張。集集大地震發生之後,石岡積極利用東豐自行車綠廊推動觀光產業,並促動商業的發展。現在石岡的聚落與市街空間型態已逐漸由過去傳統的農村,蛻變為現代農村社會。
關鍵字:石岡、土地開發、聚落、市街、空間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