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高雄市草衙地區聚落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終戰後—2006) A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Settlements at Caoya Region in Kaohsiung(1945—2006)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地方誌  
作者 林玲如
學校系所 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
地點 高雄市 前鎮區    
研究內容

[ 摘要 ]
草衙地區位於高雄市前鎮區的最南邊,終戰初期為一傳統的農村,追溯草衙最早的歷史,明永歷年間就有漢人來到草衙地區開墾,終戰後政府實施經建計畫和港務局進行十二年擴港計畫,前鎮區成為工業經濟發展重鎮,而鄰近工業區的草衙地區,其聚落空間發展因工業的開發和港邊的建設,發展為一工業聚落。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立、臨海工業區相繼開發、擴港後的重大建設和拆船業的興起等,造就了許多的就業機會,也促使南部鄉鎮市的人口往高雄遷移,而新草衙為市有地,在法令不彰下,土地投機者和營造業者興建簡陋的住宅,成為城鄉移民首選之地,亦形成一違建聚落。
民國55年至65年之間,草衙地區湧入大量的城鄉移民,尤以新草衙為首,為解決工業區設立所湧入的勞動人口,規劃了臨海特定區和佛公都市計畫,但新草衙礙於違建,執行有限,僅限於公共建設和道路的開發,而舊草衙在佛公都市計畫和第23期市地重劃下,街道整齊有致,後期人口漸往舊草衙聚集,形成新舊聚落之對比。
草衙地區的人口成長因受工業開發與港邊建設帶動下大幅成長,但因工業轉型,違建問題未能有效解決,民國70年人口開始衰退至今。探討人口遷入率最高峰的民國60、65年發現,草衙地區的新舊聚落在人口的組成上呈現不同的分布特色,新、舊草衙以來自南部縣市的雲嘉南、高雄縣市和屏東縣人口為主,但舊草衙中,來自台東的原住民、高雄他區的澎湖人和屏東的小琉球人為數不少,因從事相關漁業工作,多選擇離漁港近的舊草衙。遷出者多移往高雄市和高雄縣,其中高雄市又以苓雅區和三民區居多,高雄縣以搬往鳳山市和小港鄉(當時未劃入高雄市範圍)為主。顯示地緣關係和都市化程度高,就業機會多,是本區遷出人口偏好的目的地。
民間信仰具有安定居民心理的作用,草衙地區的新舊聚落發展出獨立的宗教系統和人群組合,各有其祭祀範圍,公廟扮演著整合社會組織的功能,而角頭廟多集中於新草衙,有其特定的信仰人群,隨工商社會的發達,各種祭祀活動也隨之產生變化,但都發揮凝聚各群落向心力的作用,以達到整合人群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