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桃園縣八德市聚落發展之研究 A Study of Settlement Development in Bade,Taoyuan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部落發展、地方誌  
作者 廖志龍
學校系所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
地點 桃園市 八德區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主要探討八德市在清代、日治與光復後三個時期聚落的發展,採歷史地理學、區域地理與聚落相關的研究理論,藉由探討這三個時期行政區變革、拓殖活動與人口變遷及產業發展的三個面向,來分析聚落的發展。研究結果如下:

(一)清治時期的聚落發展

研究區拓墾之初始大約在乾隆年間,最早出現在輿圖上的聚落名則為「霄裡社」,且霄裡社所指為平埔族活動的區域。清治前期,「八塊厝」一名所指涉的範圍包括八塊厝與下庄仔一帶,直到清治後期,研究區六個自然村落的範圍即已形成,從繪製於光緒年間的《桃澗堡圖》已可清楚的看見研究區所包含的六個村庄的大致範圍與位置。在行政區劃上,研究區內的六庄則分別隸屬於桃澗堡所轄。清治拓墾時期,產業的發產以農業為主,研究區聚落發展的重心則在西南部霄裡、八塊厝與下庄仔一帶;在氏族的發展部分,從研究區內遺留下來的古厝、宗祠、光復後大姓的統計及歷屆的鄉民代表名單來看,邱、呂兩氏族為地方的望族。

(二)日治時期的聚落發展

從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中得知,現今研究區完整的行政區域形成於大正9年(1920),此後研究區的行政區域幾乎沒有任何的異動,至光復後亦是如此。就日治時期人口的成長率而言,人口的成長是緩慢的,原因則為人口的外移;各庄的人口密度高低依序為八塊厝庄、霄裡庄、下庄仔庄、茄苳溪庄、大湳庄與小大湳庄,聚落的發展仍以研究區西南部為重心,但小大湳庄在日治後期的開發則有明顯超越大湳庄的趨勢。產業發展方面,此時期仍以農業為主,在日人重視水利建設及灌溉埤圳的開發下,研究區耕地面積增加許多,農作則以稻米的生產為主;日治末期,隨著日人治臺政策的調整,研究區內已有工業發展的情形,但為數不多的工廠則以與稻作生產有關的精米工廠之「食料品工業」為主。

(三)民國光復後時期的聚落發展

從光復後村里數的變革中,發現研究區內新增劃的村里區有往區內的主要幹道─介壽路集中的情形,人口成長的情形尤以民國70年後最為快速,迄今研究區已有46個里,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5106人。以清治及日治時期的舊六庄範圍來看聚落的發展,則以舊小大湳庄的開發最為迅速,開發較早的舊霄裡庄、下庄仔庄一帶,反而成為今研究區中開發較緩慢的區域。在產業的發展部分,民國62年開始,第二級產業的發展即已超越第一級產業的發展;區位商數分析的結果發現:第二級產業中的「營造業」、「製造業」與「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為研究區在工業發展時期的基礎性產業活動。

整體而言,八德市聚落的發展,在清治時期及日治時期以西南部為主,但在民國光復後則轉為以鄰近桃園市的北部及東北部一帶為主。現今聚落的發展除了扮演著疏通桃園市及中壢市兩個中心都市人口的衛星市鎮外,人口密集的情形主要沿着介壽路且以鄰近桃園市的舊小大湳庄與大湳庄為主,境內郊區則成為提供工業區及大量工廠設置所需用地,未來人口成長仍為持續、快速增加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