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優秀台灣原住民參與田徑運動賽會發展之研究(1946-2006年) Study of Excellent Indigenous People in Taiwan Participating Track and Field Games(1946-2006)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體育活動  
作者 郭鴻明
學校系所 國立臺東大學體育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在國際田徑賽中,阿美族人楊傳廣、吳阿民和泰雅族蔡成福,及近十年的古金水、鄭新福、陳天文、王國慧皆有優異的表現。昔日田徑史上原住民選手曾創下輝煌的紀錄,何以今日不多見?本研究以歷史研究法和文獻分析法,對台灣原住民參與田徑運動賽會的時代背景及國內外賽會成績做一系統性、全面性的探究,為本研究的目的。研究範圍為自1946至2006年。研究結論如下:

一、台灣原住民田徑運動發展深受到政策之影響

台灣田徑運動發展在受到時代變遷的影響,特別台灣光復之初,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台灣的田徑運動在原住民點燃亮麗的成績後,掀起排山倒海的田徑巨浪,因台灣原住民蘊藏的運動潛能漸被挖掘,才孕育岀台灣優秀田徑巨星。國家建設帶動經濟起飛,創造台灣經濟奇蹟。國際困境激起民族意識,田徑運動成為開拓外交最佳契機。體委會、原民會、教育部的政策及行政,深深影響培育原住民田徑人才計畫,注入田徑新秀的活力,力圖挽救低迷已久的田徑運動。

二、從省運到全運會優秀台灣原住民的田徑選手表現節節敗退

台灣省運動會是台灣體育運動發展的起點,也是孕育優秀台灣原住民田徑運動員的搖籃,台灣原住民也成為國家的重要田徑資產,成為國家躍向國際運動舞台的主力戰將。光復至今,經歷省運、區運及全運會的洗禮後,參與台灣田徑運動最活躍族群是阿美族,擅長十項全能運動、短跑、中長跑、跨欄障礙、跳遠、撐竿跳高等,泰雅族與魯凱族以長距離見長,排灣族以標槍及跳高出色,卑南族的跳高、鄒族和賽夏族的標槍、布農族的長距離等表現較佳。經近60年,台灣原住民在國際田徑表現以十項運動及跨欄,這將是未來台灣原住民發展田徑運動主力項目。

三、台灣原住民參加國際田徑賽會呈現後繼無人且成績低落

台灣原住民在國際田徑賽會十項運動曾創造輝煌的成績,但後繼無人令人可惜。跨欄項目從蔡成福獲亞運金牌,乃至新秀陳天文以48.63秒為全國紀錄保持人,也成為我國另一強項。跳遠及三級跳遠亟富爆發力的項目以新秀女傑王國慧所保持,三項屬富技巧性、協調性、爆發力的運動項目已為原住民田徑選手拿手強項,但優秀台灣原住民田徑選手在國際賽會的表現仍有一段差距反映出台灣田徑運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