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2.06.01
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
族群: 平埔族群  
主題: 農耕漁獵、歷史  
作者 陳怡碩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
地點 台南市 玉井區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文以土地開發過程的角度,瞭解位處臺南淺山邊區地帶的玉井盆地,自清代至日治時代墾拓的空間差異,並以日資會社為主體,說明其在盆地內的進駐過程、經營內容與開發成果,以檢視一個具封閉性的山間盆地,在日人五十年的統治後,呈現的區域特色及其影響。

清末玉井盆地的區域特性, 其自然環境,呈現常年高溫、夏雨集中、乾濕分明、易生乾旱的氣候,嚴重影響水資源的分配與農業活動的經營;而逼近內山、地勢叢雜、大河貫流、階地廣布的盆地地形,使之對外交通不便,形勢較為封閉。盆地內的土地利用,除田園耕地與聚落主要分布於盆底河階,廣大的淺山坡地淪為採集、放牧、濫墾的場所,荒地遍佈。整體而言,盆地之總耕地率偏低,土地贍養力不高,土地具有低報酬性的環境特質,以及耕地零碎,以傳統自給性經濟為主的經濟型態。盆地的歷史發展,由原屬於平埔族原住民族群的生活領域,在清初原住民內附而納入清帝國的統治後,隨著漢人不斷入墾,盆地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乃逐漸轉變,復因林爽文事件的影響,在設官治理與軍事佈防下,遂成為臺灣的邊防重地之一。此後,盆地內的區域發展,是傳統漢人社會組織與聚落的成形,與原住民族群的衰弱、退卻,長久作為清廷治臺的邊區,在清末開山撫番事業的刺激下,私人墾殖風潮再起,而土地清丈事業的施行,可視為國家體制引入的前奏。

日資會社進駐的時代背景,則是日治初期盆地附近成為抗日武力與日本軍警相互襲殺的場所,在總督府施以武力討伐後,國家權力終於掌控盆地,有助於土地調查事業的迅速推展,也為後來日本內地資本的投入奠定基礎。明治31年(1898)由北臺開始施行的土地調查事業,確立田園耕地的業主權,促進臺灣的近代化與資本主義化,也建立了一套有助於國家統治的地理系統。明治43年(1910)開始施行的林野調查,則是將廣大的山林原野地也納入國家掌控,不但全面建立林野地帶的地權關係,在林野地幾乎全屬國有的情況,有助於總督府誘導日人資本投入墾殖,達到資源開發的目的;繼而大正3年(1914)開始施行林野整理,將國有林野施以區分與處分調查,逐步建立臺灣現代林業經營的基礎。至於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產業發展方向,在臺灣作為日本之殖民地,呈現高度發達的商品經濟與集權統治,納入日本資本主義再生產的結構中,以及臺灣西南部利於蔗作生產的經濟條件,成為日人資本之新式製糖業與旱作大地主資本集中地的影響下,玉井盆地存有大片國有林野的條件,與總督府頒佈有利於日人資本取得大片土地利權的優厚獎勵,使日資會社得以進駐施以大規模的農、林、牧業與新式製糖廠的經營。

因此,在日俄戰後日本國內景氣熱絡引發日人在臺投資熱潮的1910年代,當臺灣西部平原紛紛出現以銀行資本為主力,設置大規模新式製糖工廠的同時,玉井盆地也以三千餘甲可耕地的地理環境,於明治末期吸引臺灣人資本在此設置機械製糖工廠,後因財力不足而轉讓與日人經營。新式製糖場為確保原料來源的充足,不但擴大原料採取區、獎勵植蔗、興修水利、贌耕民有地、開設自營農場以外,更在總督府的優厚獎勵下,在大正時期開始在盆地周緣的淺山丘陵進行經濟造林與坡地旱園的墾殖活動。另一方面,依總督府制訂的林野新規獎勵,玉井盆地周圍的淺山地帶也因此同時存在著其他具大規模特徵的山林業(臺南農林、渡瀨同族株式會社)、畜牧業(川原牧場、柏尾牧場)經營。在這波墾殖浪潮下,盆地內的淺山地帶已全面性地被日資會社圈佔殆盡。

不過日資會社的土地墾殖,深受乾旱頻仍、林火不斷、地勢叢雜、疫癘盛行等自然環境的制約,以及余清芳事件與經濟不景氣等外在環境的影響,導致墾拓不順、經營困難,也造成各會社的墾殖成果,在經營內容、資本能力、歷史因素、與甘蔗原料採取區制約的差異下,呈現區域差異。結果顯示墾殖成功地主要集中於盆地東西兩側的淺山坡地,土地利用以相思樹造林地為主,除代表耕地開墾極受限制以外,大規模的林地利用為獲取國有林野所有權的最佳方式。至於非會社資本的土地開發,除受到會社進駐的制約,尚有開墾規模較小,土地規模零細的特色。而盆地內未處分的國有林野地,則施以國營造林,因此,玉井盆地的淺山丘陵的地表景觀,經由民營與國營造林活動,漸由昔日荒廢禿山,轉型成具現代性林政管理下的林產空間。

此外,以日資會社為主體的墾殖,也改變盆地內土地分配、土地利用與農業生產關係。在日資會社積極的土地佔有下,已改變傳統漢人在玉井盆地的農業經營與土地所有的分配結構。整體而言,盆地內的耕地經營,呈現土地墾耕空間較大,耕地不足的問題較為和緩,但以佃耕為主的區域特徵。農業生產方面,盆地的耕地面積呈擴張趨勢,尤以昭和後期之旱園墾殖日熾,顯示國有林野的整理處分,具體呈現於土地開發的成果上。綜觀整個時代的生產內容,大正初期蔗作面積快速增加,顯示在鼓勵植蔗的環境下,將盆地的蔗作面積推向一波高峰,但大正4年(1915)的余清芳抗日事件,不但造成當地人口流失,也打擊到盆地的經濟,除了蔗作以外,整個生產停滯約持續至大正10年(1921)。後因製糖業的不景氣,導致蔗作、稻作互為消長,昭和4年(1929)後,在昭和製糖的銳意經營下,蔗作生產日益躍升,地方經濟趨於穩定;日治末期,因戰爭環境的需求,盆地內再度出現新一波的墾殖、生產高峰。

是故,日治時代盆地內的農林土地開發,在國家力量的強勢掌控,與日資會社的進駐墾殖,兩者相互作用的機制之下,形塑出玉井盆地的區域特色:

1.土地開發將淺山坡地納入國家的經濟體制

位於盆地周緣淺山坡地,在逐步建立以日資會社為首的民營墾殖,與國營造林經營雙軌並行的策略,改變清末以來荒蕪遍佈的地表景觀,消除以往掠奪式農林業的弊端,轉而圖謀土地之改良發達,納入國家的整體經營策略之中。

2.新式製糖廠對盆地內生產活動的區域整合

盆地內隨著新式製糖廠的設置,以原料採取區域、蔗作獎勵制度的運行,自作農場的開設、贌耕民有地、開墾山坡旱地,以及水利、交通設施的建構,加深糖業資本的生產空間支配,因此,盆地內的可耕平坦地亦被納為一個整合的區域。

3.聚落、人口的變遷以及區域交通的改善發達

盆地內的人口,因日治前期的社會浮動,人口數長期陷於停滯,至日治後期,在常年高度的人口流動、土地墾拓漸具成效,與衛生條件改善的影響,日治末期進入一波人口增長的高峰。此外,因會社墾殖引發的人口移入,則有新聚落的出現與舊聚落的轉移,而玉井市街,在糖廠生產擴增引發勞力移入,與交通設施改善,市街範圍進一步向外擴展。

4.生活與生產的整合強化

隨著玉井市街的成長,與日治後期生產活動穩定發展,地域社會逐步建立,在參與地方事務的領導人往往身兼數職的情況下,促成社會空間的整合,並在製糖會社具有的生產空間相互運作下,合而為一,形塑以盆地為腹地,以糖廠所在的市街為核心的整合區域。

簡而言之,日治時代玉井盆地在土地開發下的區域發展,乃是將清末盆地內各自獨立而鬆散的傳統生產、生活空間,強化整合至背後有國家支持、掌控,具現代資本主義雛形的社會經濟體系,造成區域的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