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孕產婦健康議題移民研究-以新竹縣為例 Migration Study on Health-related Issue among
族群: 泰雅族 、賽夏族   
主題: 學術研究、醫療保健  
作者 劉靜芸
學校系所 國立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
地點 新竹縣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背景

近十多年來,國際移民潮流所趨,台灣的移民人口與日俱增,其中移民婦女多來自東南亞國家。依據2006年內政部結婚登記資料顯示,18%的新婚對象為外籍移民。以新竹縣為例,14%新生兒的母親為外籍移民;4,265 (48.9%) 來自中國大陸, 1,561(17.9%) 來自越南, 2,173(24.9%) 來自印尼與252(5.7%) 來自泰國。新竹縣人口近50萬人,客家族群佔87%。新竹縣印尼籍配偶比例居全國之冠,究其因,共通母語(印尼華僑使用客語)應是印尼籍配偶選擇定居新竹縣的重要考量。移民婦女健康為國際性的公共衛生議題,其醫療資源利用的公平性亦為學者探討的重要課題。在台灣,移民健康已列為政府首要的衛生與社會福利政策。新竹縣轄內包括了尖石、五峰二個山地鄉。該鄉人口屬於台灣原住民族群(泰雅為主、北賽夏次之),多居住在山地地區,社經地位偏低。為了解新竹縣原住民孕產婦健康,在本研究中,除了移民族群之外,亦將原住民納入為研究的對象。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有三,分別探討新竹縣移民孕產婦:(1) 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盛行率、產前B型肝炎篩檢率;B型肝炎雙陽性孕產婦(B型肝炎表面抗原與e抗原皆陽性),其新生兒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合併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率(2) 生產方式差異性與相關危險因子(3)移民族群對移民生產健康效應的影響與差異性。 期待藉由此移民孕產婦健康議題研究,進ㄧ步了解移民婦女健康狀況,並提供相關政策參考。



方法

本研究係屬二手資料回溯性分析。資料源自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出生通報」與「疾病管制局孕婦產前B型肝炎篩檢」二資料庫。凡設籍於台灣新竹縣,且生產日期介於2002年1月1日與2007年7月31日間的單胞胎懷孕婦女,均列為本研究對象。符合前述條件者,共計有30,770 筆出生通報資料與16929 筆產前B型肝炎篩檢資料。 統計分析方法採用變異數分析(ANOVA) 與羅吉思回歸分析(logistic regression)。 依據國籍與族群,研究對象共區分為5組,包括中國大陸籍、印尼籍、越南籍、台灣籍原住民與台灣籍非原住民。台灣籍非原住民設定為對照組。P值設定為≤ 0.01。置信區間(CI: Confidence Interval)為95% 。本研究的依賴性變項包括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與B型肝炎e抗原(HBeAg)的盛行率、孕產婦B型肝炎篩檢率、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合併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率、總剖腹產率、第一次剖腹產率、剖腹產後陰道產率、低體重(< 2,500g) 率、高體重(> 4,000g) 率、早產(< 37 周)率與死產率。獨立變項包括母親年齡、醫療機構類別、新生兒性別等。剖腹產的逐年生產趨勢亦進行分析。



結果

第ㄧ部分: B型肝炎與移民孕產婦

經分析所有16926個案,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盛行率部份,各組結果分別為大陸籍:11.0% (68/616);印尼籍:3.5% (15/426);越南籍:7.4% (42/568);台灣籍原住民:20.6% (109/530);台灣籍非原住民:11.5% (1536/13368)。在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孕產婦中,B型肝炎e抗原陽性盛行率分別為,大陸籍: 52.9% (36/68);印尼籍:53.3% (8/15);越南籍:45.2% (19/42);台灣籍原住民:47.7% (52/109);與台灣籍非原住民:26.8% (411/1534)。以台灣籍非原住民為對照組,進行羅吉斯複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移民健康效應呈現於印尼籍(OR 0.30; CI 95%: 0.18-0.50) 與越南籍(OR 0.68; CI 95%: 0.49-0.93)的孕產婦族群中。研究結果亦同時顯示出大陸籍HBsAg陽性的孕產婦有相對高風險的HBeAg陽性率(OR 2.79; CI 95%: 1.7-4.58)。關於台灣籍原住民,不論是HBsAg陽性率(OR 2.15; CI 95%: 1.72-2.68) 或者是HBeAg陽性率(OR 1.93; CI 95%: 1.28-2.90),原住民族群都有較高的風險。孕產婦年齡是ㄧ項有統計意義的非獨立性變項,就HBsAg陽性孕產婦言,其勝算比為1.02 (CI 95%: 1.01-1.03);而在HBeAg 陽性孕產婦群體中,其勝算比為0.93(CI 95%: 0.91-0.96)。有關孕產婦B型肝炎篩檢與疫苗接種(HBIG合併HBV第一劑)的涵蓋率,各族群與對照族群無統計上的差異。依據2006年的資料顯示,孕產婦B型肝炎篩檢的整體涵蓋率為98.7% (5546/5639),各個族群分別為大陸籍:100% (267/267);印尼籍:97.2% (106/109);越南籍:99.5% (201/202);臺灣籍原住民:97.0% (196/202);臺灣籍非原住民:99.8% (4776/4785)。HBIG 合併第一劑B型肝炎疫苗的接種率,所有族群皆為100%。



第二部份:生產方式與移民婦女

就總剖腹產率與第一次剖腹產率而言,國籍為一具統計意義的變項,如 大陸籍(OR 0.69; OR 0.83),印尼籍 (OR 0.47; OR 0.48) 與越南籍 (OR 0.60; OR 0.52)。 另,大陸籍的剖腹產後陰道產率具顯著意義增加(OR 2.12)。分析移民族群總剖腹產率的趨勢,華語與非華語移民族群均有逐年上升趨勢。 總而言之,在新竹縣,大陸籍、印尼籍與越南籍有較低的總剖腹產率與第一次剖腹產率。同時,大陸籍孕產婦有較高的剖腹產後陰道產率。



第三部份:生產結果與移民婦女

本研究結果顯示,各分組的早產率範圍從大陸籍的6.3%至台灣原住民籍的 13.5%。低體重率範圍由大陸籍的4.3% 至原住民籍的17.3%。高體重率範圍由台灣籍原住民的1.2%至大陸籍的 3.4%。死產率範圍從印尼籍的0.2% 至台灣籍原住民的0.7%。大陸籍校正勝算比較低(早產 OR 0.77, 低體重 OR 0.64),而台灣籍原住民的校正勝算比較高(早產 OR 1.69, 低體重 OR 2.69, 死產 OR 2.28). 大陸籍亦有較高的高體重率(OR 1.77)。與非華語移民族群相比,華語移民族群有較低的低體重率(OR 0.64)與較高的高體重率(OR 1.88)。總而言之,本研究顯示了移民族群生產結果的epidemiologic paradox 與異質性。台灣籍的原住民為最高風險的一個族群。進ㄧ步探討孕產婦生產相關危險因子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