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社區居民對社區觀光發展態度之研究-以馬太鞍溼地為例 Community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Community Tourism Development: A Case of Fatáan Wetland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學術研究、觀光旅遊  
作者 張莉汶
學校系所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
地點 花蓮縣 光復鄉    
研究內容

[ 摘要 ]
對於尺度相對較小的社區而言,國人大多利用假日週末從事觀光旅遊活動以及停留時間短暫的觀光型態,致使社區在週末假日面臨大量湧入的觀光客,將可能對當地社區帶來更為嚴重的衝擊,雖然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驗證居民的觀光衝擊知覺與觀光態度之間的關係,且發現居民對觀光發展大多抱持正面的態度,但卻無法明確得知居民所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為何,而不同的觀光發展方向可能造成的觀光衝擊也不同,因此,居民所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更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議題,然而,過去鮮少有研究針對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的測量進行探討,而觀光態度在測量內容上與觀光衝擊知覺及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的測量上有重疊之處,故較無法真正看出個別變項之間的影響效果,且目前鮮少有研究針對三者之間的關係進行探討,因此,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觀光衝擊知覺、觀光態度、與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之間的關係。
本研究於2007年8月至10月期間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馬太鞍地區的社區居民,採用滾雪球抽樣及便利抽樣的方式,共獲得228份有效問卷數,測量結果先以驗證性因素分析,找出觀光衝擊知覺與觀光態度的最佳模式,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則是先以項目分析進行項目適切性的評估,接著以信度分析評估整體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程度,並運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簡化因素構面,接著以驗證性因素分析驗證因素構面,最後再經由結構方程模式的路徑分析驗證觀光衝擊知覺、觀光態度、與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三者之間的影響關係模型。
本研究結果發現當馬太鞍地區的社區居民對於由「經濟」及「實質環境」所反映的觀光衝擊知覺越正面時,他們對於未來繼續發展觀光的態度就會越正面,但居民所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並不會傾向於以大眾觀光的形式來發展觀光,而是較傾向於生態觀光的發展方向。當居民對於由「情感」、「認知」、及「行為」等構面所反映的未來觀光發展態度越正面時,他們所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則會越傾向於大眾觀光的發展方向。此外,「觀光衝擊知覺」除了負向且直接地影響「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也會透過「觀光態度」間接地正向影響「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
依據本研究結果,建議當地經營管理單位應加強宣傳馬太鞍部落的阿美族文化,將原本「線」的觀光路線(馬太鞍溼地-花蓮糖廠)擴展為「面」的觀光發展模式,且應制訂溼地公約,並培訓地主成為導覽解說人員,使其進而從觀光產業中獲利,亦使溼地的生態環境受到保護,另外,應透過當地社區發展組織來教育居民對於觀光發展的正確認知,使居民對於社區的觀光發展方向能有更正確的掌握,而不是盲從地支持觀光發展;此外,建議未來研究者可針對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建構更為完善的測量工具。為了進一步驗證觀光衝擊知覺與期望的觀光發展方向兩者之間的關係,建議持續對馬太鞍溼地進行縱貫性研究,並且針對處於不同觀光發展階段的社區進行研究,並將兩者加以相互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