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0.06.01 ~ 2002.06.01
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其他  
作者 陳定銘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論 文 摘 要】

本論文「台灣社區大學之研究─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的實踐」主要目的在研究台灣最近四年以來,蓬勃發展的另類高等教育社區大學,目前已經招生上課的社區大學共有卅七所,每年參與選課的學員將近七萬人次,並且仍然持續增加之中。本論文藉由個案研究(採取質的研究中文獻分析、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等方法)探討:1、公民社會建構(社會面向)。2、終身學習政策(政策面向)。3、社區大學的定位、法制化(文憑授予)、財源、課程與教學,以及與政府關係(組織管理面向)。研究結果分析與歸納為:

研究發現(一):社區大學的環境。

1、社區大學是民間教育改革(四一○教育改造)運動的延續;在意識型態方面是由民間自發性的草根運動,訴求改革官方傳統的制式教育;此外,由於宗教團體涉入社區大學的經營,其重視個人心靈成長的教育,則和社區大學「知識解放與公民社會」宗旨有所差異。

2、社區大學透過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社區參與、課程社團化和社團課程化等策略,繼續發揚社區總體營造的精神。

3、知識解放是社區大學的核心價值,民眾透過社區大學強調經驗知識與對話的學習,培養批判思考能力,建立個人價值觀,並朝向改造社會與建構公民社會的理想邁進。

4、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的參與觀察,以加強社區大學扣緊本土社會脈動與議題發展,以及全球化趨勢(例如:農村、原住民、勞工議題,以及WTO的因應策略等)。

研究發現(二):社區大學的實踐。社區大學對於公民社會建構與終身學習政策等指標的實踐,歸納為下列的結果。

1、倡導公共性:社區大學是透過非營利組織的倡導,以及提升公民參與能力,強化其公共性特質。

2、促進社區參與:社區大學將社團活動納入正式課程,並採取工作坊方式運作,走出學校進入社區服務策略,使得社區大學在社區意識凝聚的成效顯著。

3、型塑公共領域:社區大學利用公共論壇的實施,提供一個公共議題對話的平台,來喚醒學員的公共意識與公民參與的能力。

4、提昇終身學習的品質:社區大學提供民眾系統性的終身學習場域,並建構成為學習型組織,以提昇個人知能與素質,以及整體社會的水準。

5、延伸社區大學的視野:研究發現法制化是目前社區大學最急迫的議題,也是拓展社大視野與永續發展的關鍵要素。

最後,本論文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對於政府部門、社區大學、社會大眾,以及後續研究的建議,以作為政府部門(特別是地方政府)、社區大學、非營利組織、社區工作者、民眾,以及將要開辦社區大學機構的參考。

關鍵字:社區大學、知識解放、非營利組織、社區意識、公民參與、公共領域、公民社會、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