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日治初期(1895∼1903)宜蘭地區的「對蕃」政策
作者 吳建慶
學校系所 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文以日治初期(1895~1903)殖民政府對於宜蘭山地的泰雅族原住民所推展的各種政策(「蕃務」、「蕃政」)為主題,回顧初期的總督府的山地政策以及它在地方上的推行所具有的特質。由於殖民時期的前20年中,臺灣山地仍有許多部分尚未被納入殖民政權的治理範圍,殖民政府的山地政策給人不得要領的印象,因而既有的研究主要是討論殖民中後期的政策推行,對於初期的政策,多半環繞著佐久間左馬太的「理蕃事業五年計劃」(1910-1914)之「掃蕩生蕃」的軍事鎮壓印象。
  在初期以「綏撫」的山地政策中,殖民政府試圖推行「蕃產」交易、頭目移住、「蕃童」教育、觀光等「撫蕃」政策。由於部落尚未被納入實質的治理當中,因此在官方與部落的接觸過程中,呈現出許多交涉與協商的情形,從《臺北州理蕃誌》這部地方政府的記錄中可以看出這種特質。然而,在逐漸控制了平地的漢人社會,殖民政府便轉而以武力的手段將山地納入政權中。這種轉向固然因為山地資源的需求而看似不可避免,但是促成的因素並非僅是「資源掠奪」,還有包括日本帝國必須實質化其對於「蕃地」的主權等因素。
  本文希望透過回顧日治初期殖民政府企圖將政治勢力延伸至山地,並使得山地部落首度納入現代國家的治理範圍的過程,作為進一步理解此一過程對於原住民社會文化影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