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真保育,還是假噱頭? --談台灣變調的封溪護漁現象
作者 王郁涵
學校系所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文涵蓋以行動研究方法(Action Research),支撐報導封溪護漁現象的深度報導部分,也包含一篇以深度報導作為行動的行動研究部分。報導行動的回觀探究,衍伸出行動者對深度報導認知的改變,以及對記者身份、角色認同的轉換浮現。
在深度報導方面,報導者發現封溪護漁現象,並不如市面充斥的大眾媒體論述所言,是溪流保育、社區永續發展的萬靈丹,本深度報導意圖呈現封溪護漁所營造生態旅遊遠景迷障下的真實面貌。
在主導封溪護漁現象的世界潮流中,台灣政府為落實於聯合國簽署的公約,頒訂「國家永續發展計畫」,地方政府也推廣「縣(市)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希望從國際貫徹到地方。然而當落回台灣鄉鎮,為回應永續發展願景的社區營造計畫(Community Empowerment),主打「由下而上」(Top-down Approach)的新興社區營造動力,卻仍存在於產、官、學、民糾葛的舊勢力結構中,尚未成熟的社區在缺乏輔導機制下,主體性與凝聚力仍不健全;原住民鄉鎮地區被各種現代化市場經濟型態與觀念滲透後,價值失序,封溪護漁後不知何去何從。封溪護漁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的短期效益,卻因為成為政客綁樁的最佳掩護,封溪護漁就在選舉政績焦慮下,演變為包藏多方利益而不容停擺的政策。最後受傷害的還是弱勢社群與脆弱的溪流。
本論文再以關西鎮東山社區四寮溪封溪護漁的故事,描述東山社區特殊的歷史脈絡中,關西鎮釣魚暨環保協進會如何解套糾葛,主張生物資源調查、解說,陪伴東山社區居民走出一條屬於社區的永續發展之路。
在報導的過程中,採訪行動一路變動,報導者的觀點在模塑過程中,受到事件觸發的凝望回看,開啟了選擇採訪方向的岔路,也因為轉向帶來不同見聞,回頭改變自己對封溪護漁現象的認知,更有對深度報導行動的認識。報導者身分的揭露與交代影響研究者觀點的歷史脈絡條件,有助於報導的深刻,反省新聞報導所謂的客觀中立是否正義,更發現當報導者銜接起接受高等教育訓練與來自原生家庭以及社會背景的養成過程,才能有意識地熔焠出行動者想如何面向社會的報導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