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台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1874~1970年
作者 郭祐慈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論文的研究主體,為台東平原的阿美族,即馬蘭社阿美族。

和以往的阿美族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焦點,集中在歷史研究,尤其由政治經濟學的取向,探討社會文化的貫時性變遷。由此,本文試圖從歷史進程,理解馬蘭社阿美族特別的文化脈絡與社會型態。

歷經各種不同的統治政權,本文歸納出馬蘭社阿美族特殊且一貫的重農傾向,並與相鄰的「武族」卑南族有政治經濟的合作共生關係,而越接近當代,我們會看到馬蘭社阿美族受到統治政權越廣泛深入的影響,無論在經濟處境、社會結構、政治角色與文化表現上,都感受到越來越明顯的壓力。

基於以上的概念,本文論述的取向,不僅是貫時性的,也是文化的比較研究。在不同時期,找出政治環境引入的不同人群,以及經濟環境上的重要變遷,以突顯台東平原,尤其是馬蘭社原住民的文化表現,尚武的卑南與重農的阿美兩種文化傳統,進入當代國民國家的體制內,其社會文化,從諸多面向來看──包括生產方式,社會地位,政治參予,經濟權利,與精神生活,都可以發現許多值得探討其脈絡的特殊表現。

本文第一章首先揭露,有足夠證據顯示,馬蘭社具備長久歷史。其次,本文提出卑南族與阿美族在臺東平原的共生關係,這個歷史淵源,作為本文的重要主軸,在接下來的篇章,會持續提示每個時期,兩族各自表現出不同的文化調適。最後強調馬蘭社阿美族的文化特色,即在於特重農業生產的傳統。

第二章討論日本統治初期,台東平原原住民,因其社會文化更適宜統治,以致於很快就被統治者識別,採取與島內其他原住民不同的統治方式,從稅收、產權與勞役等政策上,都可以發現較短的適應期與更早的公民化,然而也在生產勞力上出現更深廣的剝削。由此接續第三章以糖業生產為中心的探討。

第三章以日本推行糖業生產,導致台東平原民族關係的改變為探討主軸。在生產勞力重整的過程中,特意引進定居人口(內地人與本島人),同時加重原住民勞力負擔,抑制原住民地權,乃至經濟建設(卑南大圳)引起的農業環境改變,凡此皆是台東平原原住民經濟生活轉變的重要關鍵。

第四章由經濟轉向政治,分析日本帝國引進的公民政治,試圖在臺東平原建立一個本島人支配內地人與原住民的階級結構,其中原住民在文化上與經濟上最居劣勢,從而影響其政治生活,幾乎難以感受原住民精英的活力,自難期待從政治參予上整體增進原住民的社會地位。

第五章進入戰後,選擇了又一個興起二十年的農產經濟──罐頭鳳梨的生產外銷。不僅要成為國家公民,國民黨政府更要求同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原住民勞力投入鳳梨工廠的同時,文化也面臨毀滅,年輕一代向都市移動,原有的農耕傳統、家庭組織、宗教信仰都面臨嚴峻考驗。1970年代鳳梨加工產業走向黃昏的同時,馬蘭社阿美族文化似乎也走到一個臨界點。

最後,作為民族史的政治經濟比較研究,本文強調,社會文化的完整運作,才是經濟發展的穩固基礎,政治經濟的競逐,無論如何必須避免歷史文化上的短視,甚至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