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9.06.01
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
作者 林丁國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1948年5月,上海舉辦第七屆全中國運動會,臺灣首次組隊參賽即一鳴驚人,榮獲男子田徑總冠軍,同時更展現守秩序、法紀律、團結合作、服從裁判的運動精神。不論場內的運動實力和場外的運動風範,皆被大會評為「全國第一」。究其因,實肇基於日本統治期間致力發展體育運動所展現的成果。事實上,臺灣在日本統治之前,近代式體育運動僅在西洋勢力所及的範圍內施行,成效自是相當有限,迨至日治時期,乃藉由學校教育與社會體育兩大方向,開始全面性、普遍地提倡體育運動而獲致相當程度的發展成果。值是之故,本論文主旨即在探討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究竟為何/如何發展體育運動,以及有何成效。

本文係以當時臺灣地區運動員的競賽為主,包含內地人(日本人)、本島人(臺灣人)以及高砂族(原住民),因為此三種族群皆是當時臺灣運動代表隊的組成份子,以做為主要的論述對象更能得知當時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情況。在論文內容方面,首先,從近代西洋體育運動的興起與發展談起,隨著歐美列強國力的擴張將其科技文明與生活形態傳至亞洲,再至日本明治維新前後追求改善國民體格而向學習歐美體育運動,而臺灣即在此時代背景之下被納為日本殖民地。其次,探討日治時期各界人士對於體育運動所提出的觀念看法,以說明發展體育運動的動機與目的。再次,討論推行體育運動的主要機構,主要著眼於人事、經費以及如何運作等方面,以瞭解是由哪些人/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如何從事體育運動的發展。第四、討論臺灣運動選手參加各項運動競賽的成績表現,主要以全島性比賽,以及與鄰近的朝鮮、滿洲、日本、菲律賓等地的比賽成績作較,可大致明瞭臺灣的運動技術水準。第五、分析社會領導階層人士所從事的休閒運動,以考察當時是哪些休閒運動最受是有錢有閒階級的喜愛,並從中討論體育運動的發展概況。
經由本文的討論發現,日治時期體育運動的發展係在官方強力主導、民間配合實施之下進行推廣。其次,臺灣的體育組織是日本帝國體育組織在殖民地的分支機構,臺灣全島性的運動比賽成為日本全國性比賽的地方預選賽,臺灣優秀的運動選手與隊伍在島內勝出者即成為地區性代表隊,順理成章前往日本參加更高層級的比賽。此外,體育是現代教育不可偏廢的項目,不僅能改善個人體格發育,也有助促進健康衛生;同時,體育並非僅是單純的身體運動而已,有時亦被視為國力的象徵,發展體育運動有助陶冶國民性格和促進日臺融合。最後,隨著日本統治的時間漸久以及統治程度的強化,臺灣體育運動呈現日漸普及的趨勢,而另一方面,則漸帶有濃厚的日本色彩,甚至許多日式運動術語發至今仍是使用中的辭彙即是明證。至於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的成績表現究竟如何呢?整體而言,不僅與殖民母國日本仍然相去甚遠,即便連同為殖民地的朝鮮、滿洲、菲律賓等地亦有所不及。然而,雖然未見日治時期臺灣運動選手與中國正面交手的紀錄,但從1948年的上海全國運動會成績可推知,日治臺灣體育運動的整體水準,似乎不在同時期的中國之下。


關鍵字:日治時期 臺灣 體育史 體育觀 武德會 體育俱樂部 臺灣體育獎勵會 臺灣體育協會 明治神宮體育大會 甲子園 網球 棒球 田徑 游泳 登山 馬術 高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