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7.06.01 ~ 2008.06.01
東華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之縱貫式研究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Environmental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Dong Hwa University
作者 胡斐媛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為東華大學學生環境素養評量之縱貫式研究,以陳綺鄉 (2006)研究為基準,再次對東華大學95年度大一大四生進行複製性研究,並使用教育研究中的比較研究法,對兩個學年度的大一、大四生共四個群體,進行兩兩比較,找出學生們在不同學院、環境課程修課經驗、社團經驗的環境素養得分之狀況,與整體趨勢變化及個體間的差異,最後再求出影響環境行動的最佳預測變項組。

在本研究的實際研究母群體大一生共計730人,大四生712人,問卷回收並扣除無效問卷後,總計大一有效問卷數為541份(回收率74.1%),大四為426份(回收率59.8%),共967份。研究結果如下:

在素養比較上,均使用新中學教材的95年度大一較大四生更具備「社會支持」、「有關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知識」的環境素養。

95年度大四的同期群比較,除「環境行動」有所提升,而「環境敏感度、行動意圖、控制觀、環境態度、環境希望、社會支持、有關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知識」七個項目明顯退步。

92、95兩個年度的大四生相比,使用新教材的95年度大四生在「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有關環境生態學與環境科學知識、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四變項上,優於92年度使用舊教材的大四生;再將95年度大四以有無修過環境相關課程做區分,可發現有修課者在環境行動上較無修課者優異。

兩個年度的大一生相比,95年度的大一學生,除「環境行動」與「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優於92年大一,而「環境敏感度、行動意圖、控制觀、環境態度、環境希望、社會支持」均低於92年度學生。

95學年大一與大四學生兩個母群體的環境素養預測變項彼此間皆存有正相關,僅有少數的預測變項是彼此沒影響。

僅考慮十一個環境素養預測變項時,大一學生對於環境行動最佳的一組預測變項群分別是「行動意圖、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環境責任感、及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環境敏感度」。而大四學生的最佳一組預測變項為「環境希望、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行動意圖、控制觀、環境態度、環境責任感」。

不考慮十一個環境素養預測變項時,將人口學變項及經驗變項加入逐步迴歸模式中,95年度大四學生在環境行動上的最佳預測變項分別是「以關心環保的民間團體為環境資訊主要來源、曾否修過自然與文學、曾否修過社區營造與生物多樣性保育、是否為原住民、曾否修過自然與保育、曾否修過地球科學概論、人文學院」。

當人口學變項及經驗變項加入逐步迴歸模式中,再加上原來十一個環境素養預測變項,對95年度大一學生在環境行動上的最佳預測變項群分別是「行動意圖、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環境責任感、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技能、收音機廣播、環境敏感度、親戚朋友、網路」。對95年度大四學生的環境行動最佳預測變項分別為「環境希望、有關環境議題的知識、採取環境行動策略的知識、行動意圖、過去曾參加環保團體、曾否修過自然與文學、環境責任感、環境態度、打工時數、親戚朋友」。

最後,對於未來台灣環境教育發展與後續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