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6.06.01 ~ 2007.06.01
台灣人地關係之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Environment in Taiwan
作者 林季嫻
學校系所 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論文主要架構係以台灣自然資源開拓及政經發展歷史為背景,試圖彰顯台灣近百年來,人和土地之間的關係,在經過政權變換和經濟開發之後,台灣人對土地(自然)的價值思惟所產生的結構性變化與現象。



四百年來,台灣經歷五、六個外來政權的快速替換,迫令台灣人欠缺足夠機會瞭解自己土地的歷史,更累積迥異的文化和價值思惟,加上百年來西方資本經濟夾帶的人本思想,以及傳統漢文化的諸多觀念,導致台灣人於本質裡,產生一種斷裂、切割、物化、扭曲、多變的獨特性格,也因此,台灣人始終無法孕育自己的土地倫理和主體文化。



然而資本經濟的本質,和倫理的延伸乃背道發展,故產生了必然的矛盾與衝突。而台灣近兩個外來政權(日本政府、國民政府),是以農業台灣、工業日本,或以台灣為反攻跳板的施政圭臬,將台灣視為短期資源獲取的對象,尤其1945年之後,更是大規模的犠牲台灣土地(自然)以換取經濟成果,整個經濟發展,可以說建立在對底部階層(人民、土地)的剝削關係,和不平等的假性成熟。這種政治和經濟體質,使人和土地之間,從原住民時期之與和土地共存共榮的模式,演變為依附、對立和剝削的關係,並且在工業化之後,時間、空間之於人的關係,亦發生意義上的轉變,人也在離開原有土地後,產生一種現代性的虛空感。故筆者乃以政經因素影響下,導致的人地關係變化,彌補台灣環運相關論述較被忽略的環結。



然而,台灣在經過經濟高速成長的人地關係裡,並未發展出如同西方社會透過自省而產生的土地倫理,但可以發現,土地情感普遍存在於台灣各階層,而這種人地關係的發展,却也衍生出獨特於其他國家的土地認同和主體性等等問題。本論文另一重點,乃透過陳玉峯教授的生態中心觀點,試圖釐清其與科際間探討人地關係的同異之處,並且從中解析台灣人地關係裡的主體性、土地認同、土地情感、土地倫理等等問題,進一步從陳玉峯教授的個人經驗,也就是由知識、教育、情感、行為規範等人地倫理的創新,釐析出台灣人地關係未來朝向正面發展的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