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6.06.01 ~ 2007.06.01
日治時期南臺灣的山區開發與人口結構:以甲仙六龜為例 The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reas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Souther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 Case Study of Chia-Hsien and Liou-Guei Towns
作者 王和安
學校系所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文以日治時期甲仙、六龜地區之客家移民與樟腦業的開發為主軸,借用「殖民治理性」(colonial governmentality)、「地方菁英」(local elites)等兩種概念,來分析日本殖民當局的殖民政策,從有關臺灣山區的開發政策包括「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等要項著手,討論1895年之後,從新竹州(今桃竹苗地區)的客家移民進入甲仙、六龜地區的過程、移民規模及其與當地樟腦業發展之間的關係。甲仙、六龜地區的客家人相較其他高雄地區客家人的特殊性在於:日本政府因經濟上的需要,而有計畫性的將新竹州的客家人移入於此地區。殖民當局重視樟腦業、移民擁有開採樟腦的專業及資本、甲仙、六龜地區含有豐富的樟腦產量,三者之間相互連結的主要關鍵,即為「樟腦業」。

甲仙、六龜地處山區,殖民當局為有效開發此區的樟腦業,必須克服兩大問題,便是「生番」與「衛生」。如何有效開發山地資源的關鍵工作,便在於與原住民的種種關係如何互動,以順利且有效取得所需的資源--「樟腦」;另外,日本移民渡台之初,水土不服,以致疾病叢生,正值壯年的勞動人口死亡率偏高,為改善台灣的衛生環境、增強內地人、本島人的免疫能力,以確保生產勞動力的充足,為總督府所要解決的重要工作。臺灣總督府在進行山區開發工作,在「移民」、「衛生」、「理蕃」、「樟腦」的推行上,充分表現出日本政府的殖民治理性。即殖民政權為有效取得樟腦資源,有計劃引入大量的勞動力(移民),並確保勞動力不至於因衛生環境的不佳而造成無謂的損失(衛生),以國家力量介入管理此區的衛生環境,加以改善,以便能夠有效的開發樟腦資源。

有關新竹州的移民,在開發樟腦業的過程中,必須探討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透過政府政策到此區開發樟腦的移民有多少?而並非藉由政府政策,以私人名義移民來到此區開發樟腦的人又有多少?」若能解決此項問題,便可針對移民的原因作更進一步的分析。

移民與其後裔在樟腦業開發之後,逐漸成為地方社會的領導人物,二次戰後,甲仙鄉的歷任鄉長多為移民或其後裔擔任,客家人成為甲仙鄉的政治主力。另外,移民對於地方社會的文化,亦有深刻性的影響。移民當時所帶來的「義民爺令旗」之義民爺信仰,在戰後逐漸發展建廟為「甲仙義民褒忠亭」,成為地方公廟之一。而當時為解決腦丁食用蔬菜問題所帶來的「芋頭」,在戰後推廣種植,成為現今甲仙推動觀光文化的指標,即「甲仙芋頭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