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6.06.01 ~ 2007.06.01
從傳統射箭看太魯閣族的文化動力—真正太魯閣 balaybi Truku Seeing into the Cultural Dynamics Through Traditional Archery of Truku-- Balaybi Truku, The True Truku
作者 劉康文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中文摘要



本研究視「文蘭社區聯會」(以下簡稱「聯會」)為一主要行動者,透過聯會推動傳統射箭活動的過程,反思平權社會之太魯閣族的文化特性,進而指出晚近研究把gaya作為理解太魯閣族之切入點是有其侷限的。本論文透過對狩獵行為之文化意義的分析,指出Balaybi Truku(真正的太魯閣人)才是理解太魯閣族文化的關鍵依據。論文中將Balaybi Truku視為一種能夠支配太魯閣族人日常慣行的文化動力,但此一動力的存續有其一定的社會條件,本論文以實例說明既有政治勢力可能導致文化動力的破壞。全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透過筆者親身參與的兩項部落活動,「傳統動射箭」和「龍舟比賽」,感受到太魯閣族選手在兩種活動中的表現落差,進而思索一個非常務實的問題,被既有人類學文獻定位為平權社會的太魯閣族,如何進行社會整合。第二章就田野地點(秀林鄉、文蘭村)、田野中的主要行動者(文蘭社區聯會)加以介紹。第三章則以既有人類學文獻為基礎,針對四個主題(平權社會、個人主義、gaga/gaya、balaybi truku)加以回顧,並指出有別於強調抽象個人權利的「西方個人主義」,一種強調具體個人能力的部落式個人主義,作為平權社會的基本社會屬性。同為平權社會之不同族群,勢必因文化差異而有不同的文化動力模式。本論文接著於四章,透過對狩獵行為的描述與分析,提出balaybi truku作為太魯閣族文化動力的意涵,並提出一個理解此文化動力內在機制的模型。第五章則透過傳統射箭活動從聯會→文蘭村→秀林鄉→太魯閣族各部落的發展過程,指出文化動力如何滲透至「傳統射箭」的活動中。並指出此一文化動力賴以存續的社會條件,如何可能遭到破壞。最後於結論的部分,則討論文化動力與部落裡既有勢力彼此間的消長關係,並根據個人實際參與社區工作的經驗對既有社區總體營造提出若干反省。

本論文認為「文化動力」在物理主義的世界觀下經常被各種不同層次的行動者(村民、政治單位、社區營造者)所忽略,如果把文化動力帶進理解太魯閣族的視野裡,我們其實可以明白許多日常慣行背後深層的文化意義,正是那些看不見但並非不存在的力量,才是一個族群經歷滄海桑田而能保留下來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