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5.06.01 ~ 2006.06.01
北臺灣隘墾社會轉型之硏究 - 以新竹關西地區為例
作者 陳志豪
學校系所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是北臺灣的隘墾社會在19世紀中葉以後,受到政治、經濟與社會變遷的影響,出現了什麼樣的轉變,而這些轉變又有什麼樣的歷史意義。在討論過程中,本文選擇以新竹關西地區作為研究個案,藉由區域個案的觀察,來探政治、經濟等層面的變遷,對於隘墾社會所帶來的衝擊。

在18世紀末,北臺灣的地方政府策略性的開放漢人與熟番結盟的武裝開墾集團,進入沿山地區建立起帶有防衛性質的武裝聚落,同時允許這些聚落中的地方菁英,擁有籌組私人武力、免繳土地稅等權利。這種處於半自治狀態下的地方社會,即為本文所稱的隘墾社會。本文的研究指出了隘墾社會到了19世紀中葉後,隨著地方菁英對於經濟資源競爭,以及缺乏明確法理體制的規範,使得隘墾社會陷入了紛擾不休的情況。同時,統治當局也因為國際情勢的變化,開始改變過去放任地方菁英壟斷沿山經濟資源的策略,並成立撫墾局等行政體制外的協辦單位,協助地方政府著手整頓隘墾社會的租稅制度與武裝力量。到了1895年日本殖民政權統治臺灣後,統治當局整頓邊區的企圖更加強烈。租稅與地權的重新規範,以及保甲、警察、教育、地方行政等制度的陸續建立,都促使了隘墾社會的自治色彩逐漸消失。而受到政治與經濟環境轉變的影響下,隘墾社會的地方菁英也面臨了新挑戰。有不少地方菁英因為面臨集團內部的衝突,甚至政策的轉變使其影響力大幅下降,例如曾擔任墾戶(開墾與治安的管理者)的衛氏家族(熟番)以及鄭氏、連氏家族等。但在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地方菁英趁勢而起,例如因協助統治當局有功的羅碧玉、周源寶等;以及成功掌握商機而獲利的陳旺回、陳逢茂等,相繼成為了地方上的新興領袖人物。此外,進入到20世紀以後,除了私人武裝拓墾的行為因為國家控制力量的強化而走向終結,地方社會在國家政策的影響與地方菁英的推動下,也開始出現多元化的發展。聚落人口的增加、近代交通的建設以及產業的革新,帶動了公共空間與公共活動的多元化,這些變化都具體的反映了隘墾社會的轉型。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三個貢獻,第一、本文透過區域個案的觀察,釐清了隘墾社會從邊區型態過渡到近代國家體制下的歷史過程,並探討了統治當局如何建立起各種統治制度,去控制這些過去被視為邊陲的區域。第二、本文指出了近代臺灣地方菁英在維持社會地位的策略上,除了透過經濟或婚姻的結盟關係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過程等,來增加自己的經濟與象徵資本之外,他們也必須更進一步的依賴國家制度所賦予的實質或象徵性權威。第三、本文透過地方經濟與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情況,說明了國家政策與地方菁英的影響力,即是推動社會轉型的主要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