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6.06.01 ~ 2007.06.01
花蓮縣小規模國民小學廢校政策之硏究
作者 溫意琳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小規模國民小學廢校政策的花蓮縣個案,台灣近數十年經濟與工商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鄉村與文化相對弱勢地區的族群謀生不易,造成農村、山地與離島等偏遠地區人口不斷流失,因而使得偏遠地區的學齡兒童數不斷減少,再加上少子化現象的浮現,這些地區的學校也就出現快速萎縮的現象,使得學校因規模過小而面臨被整併的危機。在花蓮縣的小規模國民小學共四十七所之多,占全縣國民小學總數近半數,花蓮縣人口集中於北區都會地帶,山地鄉村人口外流嚴重,南北發展失衡,足見縣內小規模學校的問題存在由來已久,也成為花蓮縣教育之現象。

準此,本研究首先從社會文化、經濟、教育公平的觀點評析小規模國民小學廢校政策以形成主要之探討依據,其次整理與小規模國民小學相關研究,透過深度訪談,瞭解面臨廢校政策之利害關係人包含校長、議員、教授學者與教育當局對此政策議題所持之看法;最後則彙整訪談意見,探討政策的合理性與可行性,並提出整併過程的重要考量,供給教育資源整合之可行建議,促使達成教育的計劃與目標,更希冀能夠真正幫助到教育資源貧乏或文化相對不利地區的學生。

研究結果發現,贊成廢校政策的原因認為小規模國民小學會不利於學生群性發展且教學效果會受到限制,其次整體環境趨勢不得不考慮整併學校,最終目的在於希望能促成教育資源有效利用。而不贊成廢校政策的原因認為教育是值得投資的公共財,小規模學校在教學上有其優勢不可忽視,再者整併後不必然能得到較好的環境。

從社會文化的觀點來看,廢校政策對於社區影響甚大,面對廢校政策不得不慎重考慮可能對社區帶來的衝擊。從經濟觀點來說,應評估廢校後的成本效益分析,方能促成教育資源之有效利用。最後,從教育公平觀點,應特別注意學生受教權的維護。

本研究得到結論,不應置教育成本為廢校考量因素之首,小規模國民小學在個別化教學與生活輔導方面具有優勢,且學校對社區文化價值之重要性高,建議合聘行政人員可鬆綁學校行政編制,其次發展策略聯盟並培育知識型組織之智慧資本,重視發展學校本位之特色。最後在整併指標部分發現適宜花蓮縣整併學校的指標人數在五十人到六十人之間,並重視學校未來發展性與地區隔代教養或單親家庭的比例高低。

最後研究建議能提出以學生為權益之學校最適規模為出發的政策標準,並以多向度指標建立協助小規模國民小學校務運作,一旦必須執行廢校時宜採漸進式合併較小規模之學校,可先設為分校、分班,並審慎規劃,多方溝通協調,大多數人同意後,才可實施合併並需審慎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