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5.06.01 ~ 2006.06.01
高雄市右昌聚落之變遷與社區整合硏究
作者 高薏靜
學校系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區域特色是人、環境、社會三者交互作用下形塑而成,是連續變化的過程,因此由不同時期居民的產業活動、土地利用、人口變化、社會關係的情形,可看出一個聚落的區域獨特性。本文以高雄市楠梓區右昌聚落為研究區,透過文獻資料蒐集、地圖分析、田野實察,以及問卷調查的方式,去探討右昌聚落各個時期的發展過程、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生活空間,並試圖找出不同時期社區整合的機制。

右昌聚落位於高雄平原西側,西臨台灣海峽,兼有農漁之利,早期為西拉雅族馬卡道系放索社之平埔族的居住地,近海的低濕地適合當時以漁獵維生的平埔族。荷據前,已有漢人移駐右昌聚落東側,荷據時期,平埔族南遷,漢人向官府請墾荒埔,右昌中心地區開始開墾,為當時荷人之「王田」。至明鄭時期,由於右昌瀕臨萬丹港,軍事地位重要,本區成為當時的「營盤田」之一,名為「右衝」,為一個軍事和農業機能顯著的聚落。荷鄭時期之社會組織中,是以官府的力量來結合佃農與士兵,但憑藉官府之力量,並無法有效整合一個官佃聚落,因此興建寺廟以凝聚居民的向心力,元帥廟與土地公廟的興建,使居民能安於軍事訓練與農業生產。

清領時期,因右衝位於左營之北側,有軍隊駐守拱衛鳳山縣城(舊城),又稱「右營」,至鳳山縣城移至今日鳳山市後,右衝的軍事機能衰退,逐漸形成一個以農、漁業為主的大集村,隨著人口逐漸成長,右衝街形成,為當時右衝和鄰近聚落的商品供應地。此時聚落發展穩定,祭祀圈結構緊密,可分為角頭和村落祭祀圈兩種,宗教活動為整合人群的主要力量。

日治時期,位於高雄市郊區的右冲農漁業不斷發展,為當時橋頭新式糖廠的甘蔗供應地之一,且所生產的農漁產品亦銷往市區,但因左營軍港的闢建,使右冲的軍事機能復甦,但漁業逐漸沒落,只剩少數漁塭養殖,主要以農業為主。此時期除了宗教活動外,保甲制度亦為社區整合的力量。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右昌仍以農業人口居多,但因本地有左營軍港,以及民國38年海軍軍官學校設立,使本區有不少軍眷人口,至今軍事機能仍然很明顯。但自民國六十年代之後,隨著台灣工業化,楠梓加工區的設立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使鄉村人口移入本區,帶動本區發展,經濟結構產生改變,居民的職業結構以工商業為主,因人口增加快速,配合都市計畫的實施,本區被設定為以住宅區為主,許多農地、魚塭地被變更為住宅用地,土地利用產生巨大的改變。此時期右昌聚落的人口組成複雜,原本以血緣、地緣為主的聚落開始解體,祭祀圈結構鬆動、內涵改變,人口高度流動,社會關係網絡較疏離,社會空間擴大,村廟不再是整合社區的唯一力量,各里行政組織、事緣社區組織、地緣社區組織均扮演社區整合重要的力量,但這些社會組織目前只能分別整合右昌聚落內各個鄰里的居民和某些社群,無法將整個右昌聚落整合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