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原住民族建構自我存在價值之研究(The indigenous people Constructs the construction existence value the research)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其他  
作者 蔣爭光 (Cheng-Kuang Chiang )
學校系所 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0rz.tw/e55ar

[ 摘要 ]
本研究之目的,首先對原住民族存在價值的相關概念理解。其次是分析教育場域中,學生文化認同、母語學習、教育環境、學習成就等建構存在價值的相關元素分析。其三是分析原住民族建構自我存在價值的模式分析。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原住民族族人、學校、政府當局,及相關機構一個新的思考與作為。
為達成本研究之目的,以質性之研究方法進行。採用文獻與文件分析法探究分析理論,蒐集建構存在價值之相關理論及有關原住民族相關的文獻,以作為本研究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之借鏡。文獻包括報章、辭典、期刊、論文、專書及研究報告、學生文化體驗心得等等,藉資料的蒐集作為分析討論之依據。
本研究內容,先從原住民族有關歷史出發,了解面對外來文化侵蝕的困境與展望,進而探討存在價值之概念,理解文化認同與母語使用、自信學習、歷史重建的存在價值概念,及探討教育理念、社會生存、人類發展、多元文化理念與存在價值的概念,再從教育場域相關文獻與文件中,分析討論文化認同、母語學習、教育環境、學習成就等元素與建構存在價值的關係影響,發現各元素影響深遠,且諸多問題仍待克服。同時據此繼續分析原住民族建構自我存在價值的模式,研究出一個理想的建構模式,以有效真實建構出原住民族之存在價值。
經分析研究後,作出以下結論:1. 從教育、人類發展、社會生存、多元文化等理念,探討原住民族文化、語言、自信、歷史等元素之存在價值概念是非常有意義的,是非它莫屬的相關理念,它可以理解元素的必要性,也提供另一個面向的智慧抉擇,而其中教育是核心部分。2. 文化認知是文化認同的初始,文化認同是延續我與族群的連結,更是建構我與族群存在的真實價值。3. 原住民語言是真實身分的符號對稱,亦是族群文化存在發展的要件,更是決定原住民族生命的價值及永恆的存在。4. 教育環境影響原住民學生學習成就,更是轉變與培養原住民族人才與族群生命價值發展的重要場域。5. 原住民學生的學習成就影響未來發展,其依賴穩定自信學習的因子,如教育資源、親職教育、家庭背景、家庭結構、習慣嗜好…等,更是建構自我存在價值的基因。6. 個人成就的條件無別於成功的普世價值,是建構自我存在價值的絕對因子,惟仍必須與族群連結,使個人得以族群身分來分享屬於原住民族的價值。7. 原住民建構存在價值,應以族群之存在價值為核心,以進行建構個人、家庭、部落存在價值為基座,擴大運用社會資本,爭取國際支持,國家機能認同,建構存在價值始能克竟全功。使原住民族能真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尊嚴的、自信的、驕傲的、喜悅的、平和的存在價值的永續發展,使的台灣多元美麗的世界重現,也使人類的舞台更豐富炫麗的展出。
關鍵字:原住民族、建構、存在價值、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