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2.06.01 ~ 2004.06.01
原住民族地區觀光文化經濟與地方建構之研究-鄒族山美社區之個案
族群: 鄒族   
主題: 觀光旅遊  
作者 梁炳琨 (Bang-Kuen Liang )
學校系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
地點 嘉義縣 阿里山鄉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2099622*cht

[ 摘要 ]
本研究以地方文化(知識)與觀光地景生產兩研究對象,探究近年台灣原住民族地區在全球文化經濟環境中,如何以地方文化(知識),透過文化經濟運作的策略,進行觀光地景的生產,回應市場經濟與國家政策,並且在觀光發展中,如何進行地方建構。起自於原住民族地區的特殊地理事實,其實也反應在文化經濟學與新區域地理學術的發展脈絡,本研究亟盼在地理事實和地理學理之間進行相互對話與審視。選取自主發展觀光近二十年的鄒族山美社區作為研究個案。
由於1970年代起運輸與網路的發達,全球與地方的連結,肇致文化(或異族)觀光市場的興起、資本主義與地方主義同時重視地方差異性、以及地方強調反身主體性。三者相互關連,改變了地方、文化與經濟三者的關係。台灣到了1980年代面臨經濟再結構與政治的解嚴,牽動中央與地方關係,以及衍生原住民族的社會運動,致使國家原住民族政策的調整;觸發部落族裔流動、媒體景觀的流轉與原住民族意識的建構;以及原住民族地區的文化復振與經濟發展的空間改造。
本研究的發現與結論。首先,本研究提擬原住民族地方、文化、經濟鍵連的邏輯: 依據地方文化(知識、實踐、和信仰的累積複合體)所決定的方式,檢選文化標記(資源),經由創意與象徵的文化化過程,發展地方文化與經濟。其次,雖然邊區文化經濟發展強調內生發展、由下而上的文化自主性,然而原住民族地區的經驗研究發現(山美個案的研究),仍需外在作用力的發揮。第三,山美社區是以地方商品化、組織調整、共享資源三者所建立的互動機制,接合市場經濟與國家體制。第四,原住民族地區文化自主性的發展,肇致另類經濟的發展,異於完全資本主義的發展方式。最後,想像山美在傳媒與網際網絡的想像世界,也激起新的社會行動與空間改造,衍生真實地方與想像地方的斷裂。
本研究無論是在原住民族地區地方文化經濟的理論意涵;地方文化與外力文化化的各自反身詮釋與作用;鑲嵌於地方文化的內外接榫機制建立與調整;原住民族文化自主性的另類經濟發展;或想像世界所揚起的新社會空間生產與作用,都與既有的相關理論與經驗進行對話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