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8.06.01 ~ 2000.06.01
原味與市場--另一種Amis植物人文的探究 (Distinction in the Amis’ Market :An Alternative Ethnobotany)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文化慣習  
作者 黃啟瑞 (Chi-reng Huang )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花蓮縣 全部     台東縣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0rz.tw/ed5c5

[ 摘要 ]
本論文以居住在花東縱谷一帶北邊的Pangcha為主,興趣著眼在這片地理特色的植物與人文關係互動上,試圖把研究觀察的主題,重新擺回整體台灣花蓮鄰近部落的歷史發展與城鄉地理差距裡,藉由對於植物的人文學初探,進而延伸探討有關不同族群之間互動、城鄉與生計勞作變遷、原初豐裕社會進入市場機制的思索邏輯、內在化/外在化如何交織構成「原味」氛圍並且型塑引領對於阿美族自身/異己的觀看,以及野菜作為「野」擺於「市」可以被昭櫫的象徵權力鬥爭關係。
在序論部分,我們開展田野地景的舖排,強調現代社會處境,再沒有一個特別從地圖上被分劃/切割出來的「部落」可供研究者繞匝梭遊套詢;方法上則說明研究者的身份其實是一個異文化者卻又是觀察該文化的參與者,用「愚昧性」在田野裡頭有關植物以及北方的地景穿梭。
第一章召喚植物,我們回顧民俗植物學、人類學與社會學不同研究興趣與指向,透過海德格「語言是世界的存有」書寫植物(召喚某物)而試圖召喚世界(達到當代生活風格的社會學建構),企圖開啟異於以往民俗植物學的視框(Vision Frame)。第二章菜攤上展售的植物,我們用拓樸的空間關係,細述不同場域與地理經濟位置的市場,聚集的設攤者如何以內外交織的反覆意會外顯於擺設販賣之物,再透過前述顧客/觀眾/異族對話回饋(授)進入自己,使得「原味情境」成為可能。第三章原味市場,前半藉由「野菜」在不同場域(原味攤子/異鄉擺售/都會超市)的展示,說明所有的外界與身為Pangcha的自己是如何共構整個大環節的花蓮/花東縱谷的農產作物系統,並以之實踐為各式形樣的生產/消費邏輯。後半部我們舉列在市場(風景)裡植物生長(歲時)的週期/姿態昭展交織出整片人世(Pangcha’s world),而試圖比較細緻地敘述Amis*日常生活習性與身體感。第四章野菜是天賜之物,我們藉丘延亮(1988a)譯作Marshall Sahlins的《原初豐裕社會》,進一步說明物化的社會學其實面臨了處理現代性生活課題時已經深陷並設置的匱乏,而這些關於「貧窮」的訴怨話語以及天賜野菜的豐裕領受,其實是比較逼近社會象徵鬥爭的權力關係。第五章指出綜合前面種種幅度的內縮與外延絕對不僅僅只在物物交換的邏輯,透過身體的親自採摘、整體空間地勢(生態環境、生計情境)、時間(反覆週期、疊乘歷史)與人際關係的掌控,依著植物描述行動者透過宰制的動力,表現出區辨(Distinction)─外顯的宣稱與認同,而這正是生活風格擁有深切社會權力意涵的理由。
在結論,我們指出本論文致力於質疑並開展另外(類)的民族植物學取徑,藉由植物拓樸出場域空間、生活習性以及象徵鬥爭關係的探索而開展整個現代Amis*族人的日常生活,這實際上即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致力的當代生活風格的社會學建構。不過我們指明布爾迪厄當代生活風格的建構雖然是古典/傳統社會學疏離了現代生活處境的一種社會學救濟,但卻不是唯一的途徑。
最後則是企望指出本論文在發表之後,後續可以進行的一些研究取向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