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2.06.01 ~ 1994.06.01
原住民青少年從山地到平地的求學歷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  
作者 黃澤洋
學校系所 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 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2189953*cht

[ 摘要 ]
本研究以參與觀察和訪談的方式, 描繪出從山地到平地就學的原住民青少年學生, 在以教會為主的學生中心生活中, 所呈現出的生活面貌。再以此學生中心的生活脈絡, 作為瞭解其適應情形的探討基礎。在他們的求學歷程中, 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在學生中心裡的生活, 是呈現出一種多元化的生活面貌, 因為學生各來自於不同的原鄉背景。因此這是一個由許多小團體, 所形成的複雜人際集合體。二、學生在學生中心的生活適應情形,與其是否有同伴, 能夠常回家, 或與親人、家人常見面, 兩者間有密切的關聯。家人在此時期, 對學生而言仍是最重要的依附對象。因此生活適應良好者, 是與家人有較密切的溝通、常與父母親見面者。三、學生與老師間的衝突, 是來自於學生對老師管理方式的熟悉性與否和對彼此的期待差異, 而非針對特定的對象或方式。對於自己所不習慣的方式, 學生會以強烈的情緒與行動來回應。四、影響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的主要原因, 是來自於國小基礎不佳和對未來工作、職業生活的期待與現今讀書與否, 兩者間的關聯模糊不清所致。因為在學生和家長的觀念中, 都仍以金錢與物質上的獲得, 作為其生活品質的主要考量因素。五、宗教信仰對於學生的主要影響或功能, 在於提供他們一個在平地生活行為規範的判準。同時教會所提供的各項輔導、資源, 也能帶給他們許多學習的經驗, 在其適應上也多有慰藉; 較消極的是成為其逃避課業學習壓力的避難所。並根據以上的了解, 對教會、學生中心和輔導工作等三方面提出建議, 讓基督教會能在原住民的社會中, 扮演更積極的適應中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