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1995.06.01 ~ 1997.06.01
牡丹鄉鄉民嚼食檳榔、抽菸、喝酒之現況及其口腔黏膜病變之研究(The Association between Oral Mucosal Diseases and Betel Quid Chewing, Smoking and Drinking Habits in Mudan Villagers)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醫療保健  
作者 李秀玉 (Lee, Hsiu-Yu )
學校系所 高雄醫學院口腔衛生科學研究所
地點 屏東縣 牡丹鄉    
研究內容

*中心館藏網址:http://tulips.ntu.edu.tw/record=b2180809*cht  

[ 摘要 ]
本研究是以屏東縣牡丹鄉 20 歲以上之村民為研究對象, 主要的目的是在了解原 住民嚼食檳榔、抽菸、喝酒與口腔黏膜病變之關係。 本研究是依系統抽樣方式, 共抽得有效樣本 312 人,平均年齡 56.3 歲。其中嚼食檳榔、抽菸、喝酒的比例 分別為 91.2%、 32.0%、69.2%。檳榔嚼食者平均每日嚼食檳榔 17.6 顆, 平均 23.8 歲開始嚼食檳榔, 約嚼食檳榔達 31.3 年。 當初開始嚼食檳榔的原因中73.6% 是受父母及朋友影響, 而嚼食之方式有80.9% 兩側輪流嚼食最高。 有82.5% 的嚼食者將檳榔汁全部吐出。在檳榔的配料方面,檳榔嚼食者有65.4% 嚼 食荖葉檳榔塊,有 57.1% 嚼食硬荖藤檳榔塊,有 9.3% 嚼食荖花檳榔塊。嚼食檳 榔塊有 20.6% 罹患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38.8%有其他口腔黏膜病變,但無口腔 癌病變。 曾戒嚼食檳榔者中有 60.8%有試圖戒除的經驗,其中 20.7% 已戒斷嚼 食檳榔。 原因以自覺性(影響健康、覺得不想吃)占 51%,停止嚼食檳榔後以無 感覺 60.3% 為最多,因此停止嚼食檳榔應不會造成太大的身體副作用,因此可推 論戒食檳榔的過程會比戒菸輕微, 所以可以由教育來著手嚼食檳榔的害處,相信 必有很大的成效。 在各族別與口腔黏膜病變之分布,排灣族原住民中有口腔黏膜 下纖維化症者佔 22.1% 最高, 非排灣族原住民中有 OSF 以外之其它口腔黏膜病 變者佔 53% 最高,而非原住民中有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者為 6.0%, OSF 以外之 其它口腔黏膜病變者為10.8%, 都比原住民低,所以口腔黏膜病變可能會因種族 不同而有差異。 嚼食檳榔的狀況與口腔黏膜病變中,從未嚼食檳榔者有 6.1% 是口腔黏膜病變不包括 OSF,而曾戒斷嚼食檳榔者有 27.6% 是口腔黏膜病變,其中 OSF 為 10.9%, 現仍嚼食檳榔者有 58.4% 是口腔黏膜病變其中 OSF 為 25.6%。 檳榔、菸、酒與口腔黏膜病變之情形中,發現抽菸、喝酒有加成的作用。 本研究 中 OSF 及 OSF 以外之其它口腔黏膜病變對各種相關因素的分析後發現, 造成口 腔黏膜疾病的主要因素還是以有嚼食檳榔為最高, 其對比值分別為 86.57 及 3.16, 此外年齡的增加也是增加危險的原因, 其中 60 歲以上之對比值分別為6.95 及 5.71。 就族群及性別方面排灣族原住民得 OSF 之危險性較高(OR = 1.49),而非排灣族得 OSF 以外之其它口腔黏膜病變較高 (OR= 3.09),在嚼食 檳榔、抽菸、喝酒方面,嚼食檳榔的量大, 較長時間嚼食,抽菸的量大,尚未戒 除等危險行為都反應出較高的危險性,因此在口腔黏膜病變疾病防治上應先由降 低嚼食檳榔量和減少危險行為的項目著手,進而希望完全戒除嚼食檳榔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