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原住民部落文化觀光發展之再現與衝突-以霧台部落為例(Representation and Conflict of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Aboriginal Tribes-An Example of Budai Tribe in Pingtung County, Taiwan)
族群: 魯凱族   
主題: 學術研究、觀光旅遊  
作者 陳正豐(Cheng-Feng Chen )
學校系所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以近年來在原住民觀光嶄露頭角之西魯凱族最大部落-「霧台」為研究案例,探討該原住民部落以族群意象營造配合觀光產業,將魯凱族文化做一種脈絡性呈現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文化變遷與衝突,並在研究的過程中試圖理解:(1)觀光發展對族群與部落族人的正面與負面影響為何?(2)在霧台部落發展觀光的過程中,對內與對外的衝突因子為何?(3)霧台部落在時代變遷、生產方式與生產工具改變下,頭目家族尊貴不再,對於部落資源分配有何影響?(4)族人在詮釋自我族群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彼此不同的觀點所導致的「文化再現危機」有哪些?(5)霧台部落在觀光發展的架構下,族人如何掌控文化詮釋的主動性及文化發展可能性?

透過問卷調查、參與觀察以及深入訪談,本研究發現:

1. 觀光發展為部落所帶來的各類經濟效益有:增加當地就業機會,吸引外地族人回流至部落發展,進而使得當地魯凱文化有所延續。此外,高度的曝光率也讓霧台部落在遭遇風災摧殘時,有較為迅速的救援資源進入協助。

2. 文化展演與變遷:在觀光發展的過程中,霧台部落魯凱族人因自身部落清潔幽靜的優質條件以及傳統建築石板屋中藏有的豐富文化而深深引以自豪,對自身族群特色有著深度的認同感。然而在文化展演的過程中,重外貌不重內涵的展演內容使得魯凱傳統文化變遷加速,族人身上所穿著的服飾以及家屋的外觀裝飾與擺設逐漸趨於展現個人美感,而不具傳統實質文化意義。

3. 觀光發展所導致之對外衝突包括:遊客在部落中製造髒亂與噪音破壞了部落原有的清潔與寧靜,其順手牽羊的習慣及「侵門踏戶」的不尊重行為,也給部落族人強烈的不良印象;而內部衝突則有:觀光及補助資源分配不均、商業競爭影響部落內部的人際互動,傳統建築及服飾不再全然地遵守規範,影響族人彼此間的對文化的認同感。

4. 新文化傳統再造之問題:隨著時代演進,原住民部落里部份的傳統文化也有創新的做法;但其所創新的文化內容,若不能彰顯那些在部落中有所貢獻者的功績,那霧台魯凱族「樂於分享」的傳統價值將可能逐漸消逝。

5. 建議透過全民參與的村民大會,以共同討論部落公約的模式,制定新魯凱文化傳承與規範之內容,讓霧台部落魯凱族特有文化能持續淵遠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