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3.06.01 ~ 2005.06.01
口傳文學的翻譯、改寫與應用:以布農族為觀察對象
族群: 布農族   
主題: 文學  
作者 許家真(Chia Cheng, Hsu )
學校系所 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口傳文學在口傳機制斷裂的今日,已然不得不以文字方式進行保存。文字書寫除了穩定性的利端外,也隱含了跨文化翻譯、詮釋上被扭曲的可能性,及影響族群共同記憶的危險性。在我們企圖以文字書寫保存原住民口傳文學,並將之介紹給中文讀者時,文字化的利與弊需要被審慎的考量。

本論文主要討論架構將口傳文學文字化分為三個層面:翻譯、改寫、應用,分層探討各種不同訴求下的書寫對口傳文學原始面貌可能造成的改變。以布農族籍作家田哲益、霍斯陸曼•伐伐、拓拔斯•塔瑪匹瑪的作品為討論文本,探討布農族本族知識份子,書寫口傳文學的動機,及其改寫、詮釋、運用口傳文學的方式。由文本的探討中,觀察在殖民者塑造的文化情境下的布農族知識份子,筆下的口傳文學記錄有何問題。文獻探討中,以西方學界Fakelore(偽民間文學)論辯的歷史,討論民間文學的真假之間的界線,及由定本對口頭傳統影響的研究實例,揭示及強調文字定本對口傳文學的影響力;最後由Enthopoetics(民族誌詩學)的訴求中,汲取精緻處理口傳文本的觀念與方式。這些或許可以對國內甫起步的不久的原住民族口傳文學的紀錄、翻譯、出版,給予一些提醒與建議。

本論文透過田野調查的收集與訪談,指出田哲益〈布農族的祖先來源〉傳說為一個偽民間文學的案例,批判其使用中國化的詞彙與情節,並以之作為布農族與中國親聯的證據之錯誤詮釋。相似的文本出現在霍斯陸曼•伐伐的〈狗王子〉,其改寫過程中也呈現了中國化的變調傾向。至於原住民作家將口傳文學文本穿插於小說創作中,也會隨著個人的創作目的,將敘事的重點、結局作轉換。最後,提示本論文無法完成之處:西方宗教信仰、觀光及大眾傳播媒體三者對口傳文學進行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