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3.06.01
蘭陽平原聚落分布與地形之相關研究(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 and Landforms in Lan-Yang Plain)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地方誌  
作者 葉柏舜
學校系所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蘭陽平原的地形變遷,如何影響史前人類、噶瑪蘭族、清代漢人及至今日聚落分布。
蘭陽平原的形成與變遷主要受到地盤沉陷、海準變動與河川沖積等因素所影響。3000年前與1800年前海水面的上升,分別使新城系統的聚落被海水淹沒,迫使武荖坑系統放棄海岸資源,墾居於平原較高處。1800年前以後,海平面逐漸降至今日的位置,普洛灣類型與舊社類型的聚落進入低漥的平原地帶。舊社類型與噶瑪蘭族聚落位址的選擇不再受到海侵的影響,轉以河系分布作為考量的因素。
漢人最早開闢高平原區,而後依序擴張到低平原區、沙丘帶與沖積扇。溪北的高平原區聚落,因開發過程的漢番衝突,以集村型態為主;而溪南地區因水源與族群衝突無虞、官民合墾與分籍配地,村落分布零散。漢人在低平原區的開拓,先是依附在噶瑪蘭聚落周圍,進一步取代原來的聚落;或者沿著地勢較高的水圳邊緣分布。近山地區的沖積扇,河川特性與泰雅族的侵擾,皆不利於漢人聚落的發展,溪北沿山地區一連串的斷層角窪地,利於埤塘修築是當地較有利的開墾條件。沙丘帶的聚落主要分布於臨海沙丘後背低窪地,便於取得水源。河運在清代的蘭陽平原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河川的氾濫與變遷深刻影響聚落的分布。
利用不同時期的地圖來計測清末與現代各地形區的聚落分布,結果顯示高平原區一直以來都是高聚落密度;而在清末時沙丘帶的高聚落密度,因為後來的產業改變,使聚落密度降低。低平原與沖積扇的聚落密度雖然有明顯的成長,至今卻仍是各地形區中聚落密度較低的。比較蘭陽溪兩岸的聚落密度,清代「重北輕南」的情形,至今轉為南北均衡,甚至南重於北的情形;聚落的型態也以集村型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