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01.06.01 ~ 2003.06.01
宜蘭市空間結構變遷之研究(A Study on the Transi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in Yi-Lan City)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地方誌  
作者 詹舒雅
學校系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 摘要 ]
本研以歷史脈絡來探究宜蘭市從噶瑪蘭族時期聚落的發展演變為今日宜蘭市的空間結構。將宜蘭市的空間演變歷程分為四個時期:噶瑪蘭族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光復後時期等研究結果如下:
一、 噶瑪蘭族時期的原始聚落景觀—小型之非固定性集村
噶瑪蘭族採取集居的方式,但聚落並不穩定,亦無明確的社界,常有移動遷居的現象發生。
二、清領時期的拓墾與噶瑪蘭城的興建
(一)拓墾時期聚落之發展—防禦性集村:主要分布在山地平原間的接觸地帶,在文化上地處山地住民與噶瑪蘭族之間的緩衝帶,形成防禦性集村聚落。
(二)泰山口圳的修築—散村出現:當水圳開成以後,農人利用小渠引水灌溉,於是散村出現,並沿著泰山口圳形成帶狀分布。
(三)噶瑪蘭城的興建與十字街的形成:嘉慶17年(1812)清廷將宜蘭地區納入版圖後,設治於五圍並建築噶瑪蘭城,成為蘭陽平原上的政經中心。因為西門口及北門外都有經商貿易最需要的渡頭,所以噶瑪蘭城十字街之西段及北段最為繁榮,且已具格子狀街廓,為主要商業區。城東及城南的街道除了官廳前較為方整外,其餘則是屬於蜿蜒巷道,主要以居住功能為主。
三、日治時期的殖民與宜蘭市街的空間改造
1895年日本政府正式接收台灣之後,初期以鎮壓反日活動為優先,因此基隆、蘇澳間之軍備道路及宜蘭街中道路整頓等等都是以鎮壓為第一考量。之後以殖民統治者的姿態對宜蘭街進行空間改造,企圖以先進、乾淨、整齊的城市新形象來宣示新統治者的威權。從南門改造計劃開始、宜蘭驛的設立啟用到宜蘭街改制為宜蘭市,一連串有計劃性的規劃建設改變了宜蘭街的市街面貌。公共建設的位置則是強化政府的威權,也讓宜蘭街呈現出與清代時完全不一樣的面貌。
四、光復後宜蘭市都市之擴張與多核心發展
(一)延續「宜蘭市區計畫」:整個都市漸漸成輻射性向西南發展,因此宜蘭縣政府依日治時期所擬定宜蘭市區計畫的原圖,於民國60年公佈實施宜蘭都市計畫。
(二)宜蘭市都市急遽擴張:尤其是延著通往羅東的渭水路(今中山路二段)、神農路沿線發展,加上蘭陽大橋拓寬工程完工通車,使宜蘭市與羅東鎮接軌。因此於民國69年正式公告宜蘭市變更暨擴大都市計畫案。
(三)宜蘭都市多核心發展:宜蘭市在1990年代後形成1.商業重心的舊城區,為宜蘭市早期發展、人口聚集的市街區。不過因發展已趨飽和,促使人口外移,使人口密度大幅降低。由中山路與新民路以及宜蘭東門觀光夜市、舊城東路等所形成的商業區,幾乎就是宜蘭市商業中心所在;2.穩定成長的神農商圈:神農路新商圈的崛起,主要與文化中心、宜蘭運動公園先後完成,並開始運作有關,同時在此區域內文教機構聚集、住宅區林立,都形成了發展商業的極佳環境。3.宜蘭縣政中心地區:是希望透過由公家機關率先的搬遷計畫,以縣政府為中心,帶動宜蘭市南部邊陲地區的發展,並期望將宜蘭市與羅東鎮連成一氣。
昔日宜蘭市因各時期社會、經濟等發展之影響,致使每一時期的空間結構出現不一樣的改變,未來宜蘭市受到北宜高速公路、宜蘭縣總體規劃等影響,相信宜蘭市將有嶄新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