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8.07.26
非點源汙染的削減作為遊憩承載能力評估之研究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  
作者 劉韶恒
學校系所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工程學院工程科技博士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地狹人稠的台灣,土地超限利用行為所造成的災害不僅常為台灣帶來人員及財產的損失,更在生態環境上造成永久的傷害。因此在土地開發與保育之間如何能取得平衡, Low-Impact Development (LID)的模式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本研究的目的即是在研究如何找出休憩活動的發展與環境保護間的平衡點,以環境可接受的污染源的量化/減量措施來架構一個遊客總量的管制機制或是土地利用形態改變的合宜性建議,來解決遊憩產業永續發展的問題,以作為爾後相關單位規劃之參考。探討的類型,分成二類,一是探討因發展休憩活動(如露營活動…等)進行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的合宜性;二是探討以過多的遊客、車輛的進入,對環境的衝擊影響,及找出最適化的承載量與估算方法即是以生態承載量面向中的水質影響程度來探討遊憩承載量,並以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及LID-BMP作為指標的評估方式。

在案例一,針對泰安鄉天狗部落是利用SWMM分析因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導致非點源污染的增加,加以BMPs之削減效能,並以蒙地卡羅模擬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模擬2010年至2012年天狗部落降雨間隔頻率對LID-BMPs削減污染之不確定性,其分析關鍵水質項目為懸浮固體SS及BOD。經分析結果,針對研究案例天狗營地規劃之LID-BMPS對於削減非點源污染SS排放濃度不超過25mg/L之可靠度(Reliability)為82.7%;梅園1 規劃之LID-BMPS對於削減非點源污染BOD單次降雨排放濃度未超過1mg/L之可靠度為58.75%。;梅園2 規劃之LID-BMPS對於削減非點源污染BOD單次降雨排放濃度未超過1mg/L之可靠度為55.9%,而且比較改變土地利用前及土地利用型態改變後之可靠度比較皆超過80%,依本研究定義的標準須大於80%,顯示結果依此評估方式是符合開發條件。
在案例二,同樣應用蒙地卡羅法,以管制車輛排放PAHs及降雨間隔天數機率分布進行設置BMPs前後之可靠度分析。研究結果建議在未設置BMPs前,每日管制車輛為24輛時,PAHs不超過0.05mg/L可靠度 PR (Reliability)為80%是比較合理的遊客管制量,此意涵若採用定時、定點的接駁車方式,以1天不超過24車次是最適合的方式;並建議於當連續未降雨達6日時,在第7日實施非結構性之BMP;而且建議本案例以設置電動接駁車方式應為最佳的方式。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6242821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