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8.11.16
霧台魯凱族傳統永續農耕制度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農耕漁獵、學術研究  
作者 巴清雄
學校系所 國立臺灣大學 農藝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研究目的主要是調查霧台部落魯凱族傳統農耕系統發展脈絡,傳統農耕制度採取小米、花生、旱芋頭、水芋頭等混作栽培制度以適應多變化的環境及作物多樣性的保存,結合社會文化發展的脈絡,在經濟產業發展與文化保存下的重要價值。尤其傳統農耕知識在氣候變遷提部落供糧食安全、環境維護以及永續發展的適應的韌性。本研究不同以往相關部落研究,是以在地土生土長、長期參與殖民之後的傳統農業操作之在地角度,回顧從日本殖民、國民政府執政之相關政策,對魯凱族霧台部落傳統農業之影響與衝擊產生的變遷,省思傳統農業永續對部落於主流產業發展及氣候變遷下的重要價值。研究方法採取質性研究、參與研究分析、半結構性訪談、調查魯凱族霧台部落農人在整個時代脈絡中,對殖民、政府相關政策中,如何憑藉傳統知識在有限的可耕地面積進行傳統農業操作,保留傳統農業供自給自足之栽培方式,保存生物多樣性,以維持部落農業與文化之永續發展。

魯凱族霧台部落傳統農耕系統受限於土壤質地、土地耕作面積無法大量栽培,所以傳統生產不以賺取利潤為目的,而是以自給自足為目的而間接保留了更多樣性的傳統作物。傳統農耕系統的土地利用主要分為較熱區域(Labelabe)、冷熱緩衝地區(Kabilriceacelrake)濕冷區域(Drekai)土地以及水源較充沛的土地(Acyacilai)等四種類型。作物栽培考量不同作物在氣候、環境適應性以及生長空間相互作用達到最高有效的利用、避免產生各項生長需要的競爭、病蟲害抑制、人力需要投入安排、糧食安全需要以及文化需要等因素,進行不同作物混作栽培、間作栽培及輪耕栽培。依照作物環境的適應性旱芋頭混作栽培主要以濕冷區域,其次為冷熱緩衝區域,旱芋頭混作栽培作物主要是旱芋頭(upland taro/Taai),其次是玉米(Maize/Lapnai)、臺灣藜(Formosa Lambsquarters/Baae)、樹豆(Pigeon Pea/Karidrange)、甘藷(Sweet potato/Urasi)、南瓜(Pumpkin/Gulrugulrane)、山藥(Common Yam/Tuba)等。小米混作栽培、花生混作栽培與甘藷單一栽培主要以較熱區域為主要栽培區,其次為冷熱緩衝區域,小米混作栽培作物主要是小米(Foxtail millet/Becenge),其次是臺灣藜、玉米、高粱(Sorghum/Rumagai)、臺灣油芒(Formosa frost grass/Lalrumai)、樹豆、南瓜、米豆(Cowpea/Lepelepe)、甘薯等,花生混作栽培作物主要是花生(peanut/Makapairange),其次是芝麻(sesame/Kulungu)、玉米、米豆、南瓜、樹豆、甘藷等,水芋頭混作栽培作物主要為水芋頭(Paddy taro/Drulrungu),即次為檳榔(Areca/Sabiki)、荖葉(betel pepper/Drangaw)、甘蔗(sugar cane/Cubusu)、香蕉(Banana/Belebele)、芭蕉(plantain/lratha)、韭菜(Chives/Kucai)、珠蔥(Eschalot/Kucai)等,甘藷單一栽培作物主要為甘藷,次為臺灣藜。調查發現霧台部落保存了26種作物78個地方品系。品系栽培又依個人的喜好而有不同的選擇,若次年需要栽培不同作物品系時,則透過部落族人交換或贈與的方式取得,是魯凱族族人維持作物多樣性的主要依據。由於不同的作物品系,在魯凱族文化脈絡中有不同的用途與文化意義,所以保存作物多樣性的意義,對魯凱族傳統文化永續發展以及遺傳多樣性保存有其重要的價值。尤其,部落分享與作物的贈送維持部落自給自足的糧食安全,在氣候變化環境異常的困境中更顯的重要。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14poklj/alma9910385433840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