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9.06.01 ~ 2019.06.30
臺東市馬蘭阿美從「男子婚入妻家」到「男娶女嫁」之演變及影響
族群: 阿美族   
主題: 生命禮俗、學術研究  
作者 陽昇宏
學校系所 國立臺東大學 進修部公共與文化事務碩士專班(假日)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馬蘭阿美傳統婚姻「mikadafu男子婚入妻家」於1970年後轉為以「男娶女嫁」為主,轉變的原因是什麼?造成哪些影響?為筆者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以質性方法,利用文獻檔案、田野調查、參與觀察、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等,及馬蘭部落阿美族各級年齡階層婚姻資料,探討mikadafu的轉變歷程、原因、及其對親屬組織與社會組織運作的影響。

馬蘭阿美傳統婚姻轉變的因素,包括漢人大量移入、1946年開始登記漢人姓氏、臺灣經濟及社會環境改變、mikadafu被誤以為有如漢人入贅的污名化意識等。
馬蘭部落阿美族在年齡階序上,從總統隊(1950-1952年次)及其以下各階,轉變成「男娶女嫁」婚姻的比率,已高達90%以上,一如漢人父系婚姻家庭。婚姻制度轉變,母系家庭下,父與子、母與女的婚姻不同,對家庭概念、照養雙親責任、財產分配、子女姓氏等皆有變化。
婚姻制度改變,對親屬組織運作的影響包括子女由從母姓轉為從父姓,財產分配觀改變,由母系長女繼承,轉成平均分配,以維繫子女情感。
婚姻制度改變,對社會組織運作的影響,包括男子年齡階層雖持續豐年祭與平安祭文化傳承,但平日的任務型階級,已無法彰顯功能而式微。Salawinawina(母系親屬關係制)在氏族婚喪喜慶及豐年祭中,仍強力維繫氏族男子親屬關係的凝聚。少子化後女性加入masakaputay(年齡階層)顯現兩性平權潮流與遵行禁忌下的文化認同標記。
Kanafarangaw(馬蘭部落)傳統文化持續因總體環境影響變遷,首要去除任務型階層責任意識與領導,整合年齡階層幹部人才參與體現部落決策執行,建立部落領袖代言角色、兩性的Pakalongay文化深耕教育,及傳統母系氏族親屬關係,與年齡階層社會制度的永續發展,再現男子mikadafu、母系親屬關係制主體文化婚姻的價值,是馬蘭阿美重要復振文化根基。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7134875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