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9.06.18
鄒族的族群規訓與聚會所庫巴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歲時祭儀、學術研究  
作者 楊趙睿君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臺灣法制史,有自國民政府來台後之法制研究,為了發展適合我國國情的法律制度,有學者建議可從研究法制史開始著手。了解過去可以借鑑之處,才有機會能夠開創未來。臺灣歷史,歷經自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國民政府時期等,尚能留有文字紀錄的歷史。臺灣的歷史,就從幾百年前開始嗎?臺灣的法律,又可以從何時開始計算?

筆者身為臺灣花蓮的阿美族,即現今臺灣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十六族之一,對於學者口中的臺灣法制史感到困惑,亦對於自身模糊的族群歷史感到陌生而遙遠。在沒有文字紀錄之前,原住民部落過往的社會組織、法制規範是如何順暢運作長達千年之久,引發筆者的好奇,在心中遂有了想要探尋的念頭。
本文試著想像,有無可能,透過瞭解對鄒族人最重要的建築,即男子聚會所庫巴(kuba),以及經由對鄒族族群規訓的爬梳與理解,試著瞭解一個存在於臺灣這座島嶼已久的人們,在沒有法律文字之前,這群鄒族人究竟是怎麼生活著?在歷經時間的源源流長與生活環境的激烈變化之下,如何能仍保有自身的傳統體制、生活型態與文化?而這些觀察,能否做為我們瞭解法究竟為何,法又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價值觀、我們生活周遭的世界?再者,當代法律與部落傳統的慣習衝突不斷,同是生活在這塊島嶼上的人們,是否可以透過對彼此更多的瞭解,進而化解或是緩和多元價值下的歧見?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7133817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