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8.07.31
賽夏族「締結婚姻」與「回娘家」儀式對話及祭詞內容研究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傳統信仰、族群語言、學術研究  
作者 風貴芳
學校系所 國立清華大學 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文探討賽夏族「締結婚姻」與「回娘家」儀式過程「對話者」談話與祭詞內容。

賽夏族傳統締結婚姻過程分為tinkabazae’an(探聽消息)、tomra:i:(求婚)、komita’ ka taew’an/ SaSiyoS(看男方家/和解)、maltamako’(訂婚)、makaksi’ael(結婚)五個階段。女兒嫁出去後從結婚到死亡共有五次「回娘家」的儀式,分為monSaySa:ip(新婚後)、mal’az’aza’/ maraS ka korkoring(生頭胎新生兒)、maSpalaw(孩子長大回娘家)、malraw(喪偶後去除服喪回娘家)、ponibih(逐回娘家)horara:ol(展示成就)等。儀式進行雙方會邀請善於言辭表答的對話者對談協商,此對談儀式稱haha:ong。
賽夏族語言被列「嚴重危險」之語言,隨著語言文化流失,能夠maehrahrang(對話、談判)與balong(祭告、演說)的人越來越少。本文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傳統締結婚姻及回娘家的場域進行資料收集,再將談話及祭詞內容轉寫並歸納分析,期能保存並了解締結婚姻與回娘家儀式過程對話者對話時怎麼談的,祭詞是怎麼說的,讓族人學習及掌握其語言脈絡與智慧。
研究者發現對話者依不同的儀式目的去對話與祭告祖靈,而內容有其架構脈絡,對話內容從開場、說明目的到祝福結語大致可分為三至七個段落架構脈絡,祭告祖靈內容與對話相似,架構脈絡可分為五個段落;另外發現對話者常透過paSihoway(委婉隱喻)表達目的,以tomra:i:的談話為例,我們發現「對話者」透過隱喻,用給予安穩的坐位委婉請求女方答應婚事不要拒絕。上述男方的對話者言語之中並未明說求婚的話語,而是透過委婉隱喻展現意圖,表現賽夏族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的態度及在儀式對話中語言表達的智慧。本論文的對話及祭詞內容可作為學習者認識族群文化,學習組織架構maehraehrang及balong的基礎,傳承語言與文化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賽夏族、婚姻、回娘家、儀式對話、隱喻、祭詞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7067744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