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9.07.19
日本語と中国語におけるオノマトペの対照研究―風の又三郎を中心に―
主題: 文學、學術研究  
作者 温敏媛
學校系所 南臺科技大學 應用日語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台灣與日本,不管是在地理位置上,歷史上,以及文化上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日本的書籍、雜誌、漫畫......等,在台灣也有大量的翻譯作品。在這些日本的雜誌、漫畫以及文學作品中,擬音語‧擬態語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擬音語‧擬態語不僅能夠讓單調平板的文字變得活靈活現,也能夠傳達出當下語境的氛圍及感情,讓讀者彷彿身歷情境。但在中文裡,要將日文的擬音語‧擬態語精準翻譯出原文的味道是十分困難的。一但譯者稍有偏差,翻譯錯誤,不僅會讓讀者對故事內容感到疑惑,也會無法傳達原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因此,本研究選定了在文學作品中使用擬音語‧擬態語頻率非常高的作家宮澤賢治的作品《風之又三郎》為研究材料。將此書中的擬音語‧擬態語抽出,考察其形態。並選定四本中譯本作為對照,將中譯本中所翻譯過來的擬音語‧擬態語抽出,考察翻譯為中文後的象聲詞形態以及翻譯法。最後,將日中擬音語‧擬態語對照比較,探討中文翻譯的問題點並加以分析。
對照研究後發覺,《風之又三郎》中的擬音語‧擬態語有12種型態;翻成中文後的象聲詞則為33種型態。而四本中文翻譯本中的翻譯法可大略分為「音譯」、「意譯」、「誤譯」以及「脫譯」四種,其中以「誤譯」以及「脫譯」兩種譯法最為容易發生。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6996842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