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9.12.25
屏東縣原住民兒少文化及語言權益之法制與實踐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文史資產、族群語言、族群教育、學術研究  
作者 白香蘭
學校系所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地點 屏東縣 全部    
研究內容

一個族群語言的演繹與有機發展,象徵著該族群故有內在的文化與生命;當語言與文字流失,則多被隱喻為該族群文化影響力亦走入沒落階段。影響族群語言流失的外在原因眾多,其中就日治、國民政府時期陸續以來,單一國語政策而言,雖然成功地把日語與華語型塑為「國語」,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世代文化斷層,扼殺了本土語言的生機,最為弱勢的原住民族語言斷層,與文化流失轉移情況自然更為嚴重。
本論文以屏東縣原住民兒童與少年之語言、文化與教育現狀為例,透過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來觀察了解我國當今原住民族語與文化的傳承情形、流失原因,以及目前屏東縣原鄉部落族人對於族語的語言使用及態度,面對族語的流失,屏東縣原住民的第一線教育工作者,在家庭、社區部落以及學校的想法,以及政府所採取的各種族語復振做為之實際實踐狀況,更分析屏東縣當今的族語與文化總體學習環境,並檢視原住民族語復興政策於屏東縣各原鄉的表現,以及其對於部落文化的保存,分析學生在族語與文化融入一般學校教育後之學習成效、是否有提升原住民學童族語能力、學習意願與文化保存的功能,兼談研究者遇到的困難及因應措施、研究者的自我省思及成長。
本研究亦認為,復振族語與文化不只單是立法者、與公部門教育單位的責任,更需具體就細部各部落間實際不同情狀,而進行配套措施之研擬,以漸進式的方式使家庭、部落、耆老等社區資源功能,融入至教學中。本研究除了對公部門提出具體建議外,亦對學校、部落社區、家庭提出建議,以屏東縣為示範案例,做為日後未來我國各縣市實施原住民族語與文化傳承,以及政府相關人員單位在訂定教育、文化與語言政策時的參考,以達保障原住民兒童與少年文化與教育學習權利,以符合當今國際兒少人權保障之效果。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45vqnn/alma9910387067861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