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7.24
應用風險分析探討原住民保留地土砂災害與韌性調適策略之研究
主題: 環境生態保育、災害防救、學術研究  
作者 陳子晴
學校系所 國立中興大學 水土保持學系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臺灣原住民保留地多位於中央山脈兩側河流上中游,且多位於坡陡地質脆弱的敏感地帶,加上近年來因氣候變遷所帶來之極端降雨事件,造成山崩或土石流等重大災害對位居保留地原住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之衝擊。如何維持一個完善原住民賴以維生之安全環境,永續國土保育及兼顧原住民生計與傳統土地文化之保存極為重要,因此應用風險分析探討土砂災害崩塌發生區位及韌性調適策略也相對迫切。
本研究採用Lin et al. 於2017發表之模式,萃取臺灣之道路、植生、地形、地質等環境指標,分析集水分區之「崩塌風險」與「崩塌規模」,將崩塌風險與崩塌規模潛勢分級而得崩塌危險等級,並與莫拉克颱風之新增崩塌區位進行驗證。結果顯示:危險等級越高之分區其崩塌率越高,判定係數可達0.9,可見模式對於集水區崩塌風險及規模之推估有極高之正確率。惟此模式之脆弱度分析,係直接將坡度進行正規化,而未針對崩塌好發之坡度進行調整,因此本研究採用莫拉克颱風事件之崩塌好發坡度統計結果,以機率密度函數推求坡度修正因子。
此外,該模式僅考量原生災害發生之風險,並未納入保護對象所受到衍生災害之衝擊,由於崩塌產生之土砂易運移至緩坡區位堆積,而緩坡區位常為保護對象之所在,遂此,本研究整合集水區崩塌原生災害之風險、規模及泥砂遞移率做為衍生災害之危害度評估指標;地形濕度指數為衍生災害之脆弱度指標,建置集水區崩塌衍生災害風險評估模式,最後以莫拉克颱風崩塌事件及原住民保留地之區位進行模式驗證。由集水分區崩塌風險與崩塌率之關係,與原模式相較(判定係數由0.59提升至0.91),顯示修正模式具極顯著之正相關,且危險等級與崩塌率之判定係數可高達0.95。崩塌衍生災害風險評估結果,顯示集水分區之風險與致災率呈現極顯著正相關(R2=0.84),可知本研究所建置之模式可有效推估集水區保護對象之土砂危害潛勢。
本研究以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的方法,並從環境、經濟及社會的視角,提出韌性評估模式及韌性調適策略,在管理面,蒐集相關文獻,並以原住民在地知識及部落自主的觀點等多面向分析,期提供整體未來調適政策參考。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34846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