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6.01 ~ 2020.06.30
阿里山區域史前石器切鋸技術的實驗考古分析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考古遺址、學術研究  
作者 蔡靜婷
學校系所 國立成功大學 考古學研究所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實驗考古學由問題的提出與假設展開一系列的驗證過程,模擬實驗作為檢驗假設與問題的研究門徑;而微痕分析方法提供石器研究更細微的觀察,用以推論石器的製作技術與使用方式。藉由實驗考古的理論與微痕分析方法,有助於釐清石器研究的相關議題。

 
臺灣新石器晚期的阿里山區域Yingiana上層文化各遺址,出土帶切鋸痕的泥岩石材與砂岩材質的切鋸工具,在以往研究中都推論兩者為製作磨製石器的相關遺留。本研究中以Yingiana遺址地表採集的材料為研究對象,透過石製品存留的製作痕跡,運用微痕分析方法搭配不同放大倍率的設備進行微痕觀察,由肉眼的巨觀觀察至手持式高畫質數位顯微鏡(Dino-Lite),辨識出痕跡的類別與其可能的形成因素。嘗試經由嚴謹的實驗設計操作切鋸模擬實驗,在不同變項組合下釐清痕跡的產生原因。並將遺址出土的帶切鋸痕石材與實驗標本進行比較分析,說明兩者之間痕跡與技術的差異。
 
在遺址材料的微痕分析觀察中,發現石質切鋸刀的刃部有平行條痕和磨圓的痕跡,帶切鋸痕石材的鋸面也分布著平行條痕,展現兩者同為平行往復切鋸運動所造成的痕跡。經由12道變項各有差異的模擬實驗,石質切鋸刀、金屬切鋸刀與砂繩切割遺留顯示著迥然不同的微痕特徵;以及是否添加砂粒與水等介質,也影響著痕跡的樣貌。遺址出土的切鋸相關遺物與實驗標本比較分析的結果,揭示石質切鋸刀刃部的條痕與磨圓特徵,包含帶切鋸痕石材鋸面上的平行條痕,為進行切鋸動作兩者相互摩擦留下的製作痕跡。此外,研究過程更釐清鋸面尾端呈現圓弧形的痕跡,並非由砂繩切割技術所造成,排除砂繩切割技術的可能性。
 
本研究透過遺物身上遺留的微痕,描繪痕跡蘊含的切鋸技術內涵,對史前人群的工藝有更進一步的認識。驗證石質切鋸刀是用以切鋸泥岩的工具,說明石器切鋸技術存於史前的阿里山區域。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45vqnn/alma9910389333533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