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1.16
部落經濟賦權之探討-以花蓮縣水源村為例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法律政治、學術研究  
作者 潘雅雯
學校系所 輔仁大學 社會企業碩士學位學程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臺灣原住民在外來政府入侵之前,依著大自然提供的資源生活,得以溫飽、建立有秩序的生活。隨著外來政府統治,自然環境不再是共有的資產,溫飽得依賴有價值的勞動付出,在產業結構與勞動條件的變化後,現今的原住民面臨文化與經濟,往往只有二擇一的情境。

經濟賦權(Economic Empowerment)過去多集中探討女性如何透過教育與技能訓練,提升資源掌控權和經濟收入的歷程。為探討文化與經濟兩者是否能同時兼顧,本研究以水源村族人在部落的「生活與觀察」經驗為核心,欲探討(1)居住於水源村的太魯閣族之經濟賦權現況、(2)經濟賦權對該族文化產業的影響與挑戰。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訪談九位水源村族人,立意取樣,資料分析以經濟賦權理論為架構呈現水源村內織布工坊之運作過程,並對比知名個案-葛拉敏銀行,呈現經濟賦權在葛拉敏銀行與織布工坊之共同要素。
研究發現:水源村內存在實行經濟賦權的工坊-Mwaray da,其經濟賦權歷程圖分為文化、喚起、篩選、能力/產出等四階段;歷程結果展現織娘有八項能力獲得增長;對比葛拉敏銀行和Mwaray da之特點差異,有五點相似,一點相異。經濟賦權理論突破環境限制,讓參與者與自身文化更加緊密,成為創作與成長的養分,也開闢了文化傳承的新途徑。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33546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