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18.06.01 ~ 2018.06.30
動作再學習計畫對中樞神經疾患行走能力的療效
族群: 跨族群  
主題: 學術研究、醫療保健  
作者 林春香
學校系所 慈濟大學 物理治療學系碩士班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對於中樞神經受損疾患而言,無法行走是個案面臨最主要的問題。神經科學的重大進展為中樞神經受損的預後提供新概念。本研究目的是以較明確的步驟與具體的執行方式,探討動作再學習計畫相較於一般傳統物理治療應用在中樞神經疾患行走能力的療效。動作再學習計畫介入:包括任務動作分析、練習任務欠缺的動作成份、練習整個任務、訓練任務的轉移。本篇論文分為兩個單元:第一單元探討動作再學習計畫介入中樞神經損傷之特殊個案在走路功能表現的療效-以嚴重退化性小腦共濟失調個案為例。介入時間為每週三次,每次45~60分鐘,為期八週;第二單元探討動作再學習計畫對腦中風患者介入後在走路功能表現的療效,並以兩個主題呈現:主題一為個案系列研究;主題二為臨床隨機控制試驗。介入時間為每週三次,每次60分鐘,為期12週。主題一是針對3位具有異常步態的個案作分析探討;主題二則是雙盲隨機的臨床實驗設計。將符合篩檢條件且有意願參與實驗之個案分為實驗組(動作再學習組15人)及控制組(傳統物理治療組13人)。計畫執行時間自2017年01月0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第一單元的實驗結果顯示嚴重退化性小腦共濟失調患者的行走能力與站立平衡在介入後有明顯改善;第二單元的個案系列研究發現3個案例的異常步態、行走速度及行走距離也在介入後有進步。第二單元的雙盲隨機臨床實驗,以共變數分析檢定兩組後測結果,顯示除了歐洲五維健康量表(F=12.1, p< 0.001)及膝後頂角度(F= 5.3, p= 0.03)在兩組間呈現顯著差異外,其餘參數包括髖屈曲力量(F =0.69, p = 0.41 )、膝伸直肌力量(F = 1.77, p = 0.20 )、六分鐘行走測試(F = 0.59, p = 0.45)、步速(F = 0.01, p =0.94)等則未呈現顯著差異。本研究的雙盲隨機臨床實驗並無法證實動作再學習計畫在腦中風疾患功能的改善及行走速度的增加,會優於一般傳統物理治療。不過,本研究發現腦中風患者在膝後頂的改善及生活品質的提升卻是優於控制組。由於中樞神經患者的變異性較大,未來仍需增加收案數量,以及謹慎控制實驗參數,以澄清動作再學習計畫對腦中風後患者走路表現與其他動作功能的影響。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33565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