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7.26
明德部落布農族qanitu概念的歷時分析
族群: 布農族   
主題: 傳統信仰、歲時祭儀  
作者 金浩誠
學校系所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地點 全臺 全部  
研究內容

 本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明德村明德部落布農族為對象,以語言學與田野調查作為研究方法探究族人在「qanitu」一詞上的使用變化。明德部落於一九三○年代前後形成,而自一九五○年代便以基督宗教為主要信仰,在此背景下族人在生活、信仰中不願多談「qanitu」(巒群方言);然而,筆者仍在族人和生活環境、信仰概念的互動中觀察到了該詞彙的使用變化。

語言學研究中,Blust和Trussel(2010)建構的原始南島語*qaNiCu是布農語qanitu的祖語,並從同源*qaNiCu祖語的台灣語言(布農、卑南、西拉雅、鄒、拉阿魯哇、卡那卡那富和雅美)得知共享同一個靈觀概念,則qanitu是布農語同享此概念的證據。進一步增加南島雨台灣語言(泰雅、魯凱、葛哈巫、葛瑪蘭、排灣、撒奇萊雅,賽夏、賽德克、西拉雅、邵、太魯閣)依各語意建構靈觀系統,加上qanitu相關文獻的探討。這三面的論述都直指qanitu是布農族傳統信仰的核心概念,因此,討論明德部落布農族qanitu的概念發展,語言研究的方法、觀點是必要性。
因此,為探討族人qanitu語意的轉變,筆者用「語言」(布農語)觀點來論述,進入田野參與觀察、進行錄音訪談,並紀錄寫實語料(naturalistic data),以此理解其轉變以及在當代的意義。而透過研究的分析與比較,筆者發現可知生活環境的變化外,對於原本qanitu記憶的流失、導致族語概念弱化,與基督教翻譯將hanitu語意單一化和負面化有關連,更得到qanitu語意發展過程出現歷史語言學狹義(Narrowing)現象,造成族人對於qanitu語意的使用,和概念上出現兩極且矛盾的狀況,使得qanitu在文化和語言中都處於被漠視的處境。這案例值得深思,轉譯的過程忽視原有文化語意的概念,漸進的造成文化傷害。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3490004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