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類型 族群 主題   
 
 
2020.07.03
假新聞事實查核教學融入國中批判素養教育之研究
主題: 一般教育、學術研究、廣播電視  
作者 顏雅玲
學校系所 佛光大學 傳播學系
地點 宜蘭縣 頭城鎮    
研究內容

 隨著當代網路新媒體、社交媒體與行動傳播工具的大量使用,透過零碎化的訊息,進行快速、即時的媒體訊息傳遞,已經大幅改變傳統閱聽人,以可信媒體作為接收資訊的閱聽行為模式。進一步,「假新聞」(fake news)議題的出現,也成為當前媒體傳播研究與媒體管制的重要議題,諸多國家的政府與非官方等部分,都以成立專責釐清「假新聞」與「假事件」的組織,協助當前新媒數位時代的閱聽眾分辨新聞文本的真偽。
回顧「假新聞」(fake news)議題在近年傳播領域的出現,不僅是在政治傳播研究中受到重視。此外,在近期的疫情與公衛管制等事件上,對於假新聞的釐清與事實查核的工作,也成為媒體生態有效運作的重要面向。因此,對於當代的閱聽人教育與媒體素養而言,協助當代閱聽人面對假新聞資訊的議題,並發展其事實查核的意識與能力,是當前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要議題。
鑑於培養閱聽人面對假新聞時,進行事實查核工作的重要,本研究旨在嘗試扣連108學年度教育部所訂之培養素養能力的課綱方向,探討假新聞的事實查核教學,融入國中學生媒體批判素養教育的可能。在研究設計方面,本研究以假新聞事件文本為教學設計個案,透過閱讀假新聞事件與自然科學和生活應用的課程參與觀察,探討如何提升國中生的媒體批判思考、新媒體事實查核能力等面向的過程與影響;同時,研究過程中檢討並調整老師課程的教案,並與授課學生經驗分享,適時調整媒體素養相關教學的建議與推動的成效。
本研究採用研究者參與觀察法與焦點團體訪談法的研究設計,選擇以台灣北部宜蘭縣頭城國中的媒體公民課程進行參與觀察研究。教學實施過程,以8週為教學設計。以一班約30名學生進行教學課程參與研究。研究前、後,皆配合媒體素養能力之參與觀察法進行觀察評估,並配合焦點團體法訪談,選擇6-5人授課學生約40分鐘的討論,分為2-3次,讓授課學生分享上課的經驗與感知,以蒐集學生分辨假新聞之事實查核的經驗,並反思在國中推動事實查核教育的有效性。最終,研究嘗試反思於國中進行假新聞事實查核教育的歷程,並檢討在國中進行事實查核教學的相關教學策略。
本研究發現並歸納出研究結論有:1、教學歷程中,能影響學生對媒體文本內容質疑與探討、提出問題並發表自己的看法等,顯示學生素養能力明顯提升。2、所遇到之問題與解決策略,課程設計以科學實驗來驗證影片真實性,倘若無法用科學驗證的方式作實證,建議多方蒐集資料、透過國際認證的事實查核機構,檢視資訊內容的可信度。3、建議教案設計融入當前時事新聞或話題、師生互動是影響學生上課感知、情緒的重要因素之一、應適時給予事實查核組織相關的資訊與運用方式。

相關網頁 https://ntu.primo.exlibrisgroup.com/permalink/886NTU_INST/f27f2j/alma991038935669004786